第一章 冷战被全球化浪潮终结<br> 一、从全球化角度看冷战<br> (二)为什么战后东西方对立呈现冷战状态,而不是热战状态?<br> 首先,因为时代不同了,时代的主题、时代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新一轮的全球化将人类带到了核武器时代。原子弹和氢弹的出现,使对立的双方均无法承受“热战”的成本。1945年8月美国投到日本的两颗原子弹瞬间毁灭了数十万生命,同时将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夷为平地,这样的后果深深震撼了人类的良知,促使人们对战争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为什么仅仅数十年的时间,人类竟有两次大规模的自相残杀?人类怎样才能阻止新的悲剧重演?核武器时代的世界大战将是一场核大战,人类和人类的家园将在核战争中一起毁灭。面对共同的生死存亡,全人类无疑应该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二战后和平成为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反战成为国际社会的潮流。面对这样的公众愿望和历史潮流,任何一方的政治家都不能无视之。<br> 第二,从经济层面看,二战后,被战争中断了的全球化蓄势待发,美国充当了新一轮全球化的组织者。在当时,也只有美国有能力充当这一角色。战争几乎耗尽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财富,作为二战主战场,欧亚大陆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而美国本土不仅没被战火毁坏,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充当盟国的兵工厂和物资供应商,其生产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提高了。二战凯歌行进之际,美国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均高踞世界经济顶峰,其外汇储备占全世界外汇储备的70%。空前膨胀的经济力急欲跃出国界,经济全球化切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尽管罗斯福总统当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词汇,他的政策无疑在为战后新一轮的全球化铺路。1944年7月,规划战后经济秩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包括苏联在内的44国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据此,1945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充当了国际货币。不久,与会国缔结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市场在此基础上恢复运行。1947年,为使自由贸易的链条能顺畅启动,美国实施了旨在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美国政治精英的远见卓识和魄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展现无余。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援助计划,四年间美国拨款131.5亿美元用于恢复欧洲经济。<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