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学:城市研究的系统科学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316055
  • 作      者:
    唐恢一,陆明编著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城市学:城市研究的系统科学化(第3版))》是遵照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建议、指导思想与学说参与探索创建城市学的一种尝试。书中探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系统科学的成果研究城乡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城乡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包括城市的本质、城市化、城市发展的规律与机制、城市的结构与形态等,以及城乡/区域规划科学化的途径,即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将其纳入地理系统工程的轨道而进行理论铺垫。书中并提出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城乡发展的若干对策,及城乡优化发展的新模式和城市优化发展的若干取向。从一个侧面为实现科学发展观和相关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作了铺垫。《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城市学:城市研究的系统科学化(第3版))》的立足点在于将系统分析引入城市研究和将系统工程引入城乡规划。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
    1.1  城市的本质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不得不终日为获得食物和生存而操劳、奋斗,同大自然、野兽和各种敌对力量斗争。这个过程涵盖了人类从事采集、渔猎,以至畜牧和农业的漫长时期,从旧石器时代初期算起大约有50万年。起初是原始群居,到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形成原始公社。到中石器时代(距今约1~1.5万年前),人类生活开始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种植农业导致了固定居民点村落的产生,但这还不是城市。
    当一部分人开始摆脱终日为食物操劳时,手工业与商业开始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人们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私有财产出现了。人类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商品交换(市)的需要和奴隶主阶级防御(城)的需要,导致了城市的出现。我国夏代的城市,已开始有了城郭之分,如《吴越春秋》中所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只是地球历史的万分之一的话,那么城市的历史只是人类历史的百分之一,现代城市的历史(工业革命以后),只是城市历史的百分之四。新城市理论的出现则为时更短。
    由此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明之花。但这朵花开始出现时,人类却还是处于痛苦的、残暴的奴隶制度之下。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迅猛的、混乱的发展。近200年来,城市化的发展迅速席卷全球。现代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20年就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人们对美好城市的建设,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城市的分布形态基于人口的分布,而人口的分布则基于人们的工作,即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对此,首先由苏格兰生物学家盖迪斯(Patrick Geddes)和法国社会学家勒普莱(P.G.F.Le Play)于1883.1919年进行了研究,创立了人类生态学;与20世纪头十年法国的人文地理学(由Vidal de la Blache,Albert Demongeon等掌握)共同奠定了这方面的基础。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Uer)的名言“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投影”,很好地概括了这种思想。当然,人们不仅要工作,还要有优美的生活环境,还要从事各种文化活动。城市必然有更为广泛的性质。
    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概念。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业上,职能上,人才、物质、财富的集聚上,文化、经济、政治的带动作用上和空间形态上等许多方面。但城市与农村之间在地域上并没有截然明确的分界,而往往是一种逐渐过渡的、犬牙交错并不断变化的形态。
    ……
展开
目录
绪论
卷首篇·方法论导引  大成智慧学说——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0.1  综合简介
0.2  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脉络
0.3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第1章  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
1.1  城市的本质
1.2  城市化
1.3  城市发展的规律
1.4  城市发展的机制
1.5  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情况
1.6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和评论
1.7  小结

第2章  城市的结构
2.1  城市的职能结构
2.2  城市的经济结构
2.3  城市的社会结构
2.4  城市的人口结构
2.5  城市的空间结构
2.6  城市的有机结构
2.7  城市发展的形态模式
2.8  小结

第3章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3.1  城市集聚动力因素
3.2  城市分散动力因素
3.3  ROXY指数简介
3.4  小结

第4章  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4.1  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4.2  作为耗散结构的城市
4.3  城市系统演化建模导引
4.4  城市系统演化的变量与方程
4.5  城市体系演化的人口单变量模型
4.6  企业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7  美国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模型
4.8  小结

第5章  协同学与城市学
5.1  协同学简介
5.2  多学科领域的协同规律
5.3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5.4  城市中的协同效应
5.5  小结

第6章  突变论——系统演化途径方法论
6.1  突变论的基本理论
6.2  突变论揭示了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路径
6.3  城市系统的演化路径及其可持续性调控
6.4  小结

第7章  超循环理论的启示
7.1  基本概念和原理
7.2  进一步的说明
7.3  理论意义
7.4  对城市研究与建模的启示
7.5  小结

第8章  城市中的混沌
8.1  现代混沌理论
8.2  罗杰斯特方程中的混沌行为
8.3  奇异吸引子
8.4  分形几何学
8.5  系统的演化
8.6  制度学派与制度动力学模型
8.7  复杂系统的预测
8.8  小结

第9章  基于控制论的规划过程——系统规划
9.1  控制论与系统规划
9.2  目标、任务和对象
9.3  预测、建立模型和规划方案设计
……
第10章  城市博弈
第11章  演化计算与城乡发展
第12章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城乡系统
第13章  城市系统建模与动力学分析动态
第14章  作为地理系统工程组成部分的城市/区域规划
第15章  城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16章  当代文明与城乡发展对策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发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