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人学研究(笔谈)<br> 一、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的问题视域<br> 关于风险社会,西方学者通常都将其定义为充满各种风险与危机的社会,并以此来对当代存在的诸如生态风险、环境危机、核风险、疯牛病、金融危机等等各种风险进行了具体描述和概括,围绕着风险社会起源、特征、风险的作用、规避风险的路径以及风险社会的历史发展等问题,形成了理解和把握风险社会的不同立场,即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两种对立的立场。贝克、沃特·阿赫特贝格、吉登斯等人持客观主义的立场。贝克认为,风险是全球化时代的毋庸置疑的客观社会现实,这种事实标明,我们正处于从古典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沃特·阿赫特贝格则明确指出,“风险社会不是一种可以选择或拒绝的选择。它产生于不考虑其后果的自发性现代化的势不可挡的运动中”。吉登斯也提出,“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有一些风险是我们大家都必须面对的,诸如生态灾变、核战争,等等”。斯万·欧维·汉森、玛丽·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等人则持主观主义立场,他们从人们意识到的风险增加和加剧而导致了风险社会认识出发,将风险社会视为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斯万·欧维·汉森认为,风险社会是“指在一个社会,人们用‘风险’这个概念来描述和分析社会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远比以前更生活在一个风险社会里”。玛丽·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则反复强调:“在当代社会,风险实际上并没有增多,也没有加剧,相反仅仅是被察觉、被意识的风险增多和加剧了”。尽管上述两种立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却都在试图向人们表明关注全球化时代风险问题的重要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