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文述林.第10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735399
  • 作      者: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编
  • 出 版 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人文述林(第10辑)》为《人文述林》第10辑,是关于世界文学研究和文艺美学的文集,涉及文艺美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等领域。分为中国文学专题和语言、文学理论、新闻传播及其他两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诗经》的和谐精神
    五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又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两段话似点明了文质协调、情理平衡的古典和谐是《诗经》的审美特征。质多文少则易粗野世俗,而文多质少则流于浮丽乏实,文质并举,协调均衡,才是一个君子的形象,这虽是对人而言的,但对诗文艺术同样适合,可以看作内容(质)与形式(文)、思想与艺术素朴的和谐统一。
    首先是艺术内容的和谐。艺术内容主要是主体之情与客观之理的和谐统一,理以节情,情以融理,情理均衡,无过激之偏。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只适用于《关雎》一篇,对整个《诗经》也是恰当的。当然《诗经》中也有“金刚怒目”之篇,但总体上是“平和”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皆可自由地抒发,但喜不疯狂,乐不过分,怒不剑拔弩张,哀不悲恸伤己。这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大特点。
    其次,情理内容的和谐同时要求语言、形式的和谐。随着生活、艺术内容的发展,《诗经》的语言也日益丰富多彩。不但人伦社会,而且鸟兽草虫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孔子说学诗不但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而且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据有的学者初步统计,《诗经》中出现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谷类24种,蔬菜38种,药物17种,草有37种,花果15种,木43种,鸟40多种,兽40种,马的异名就有27种,虫37种,鱼16种。可见语言已相当丰富,而流传至今仍活在人们口语中的也不少。诸如“晏尔新婚”、“天作之合”、“尸位素餐”、“秋水伊人”、“惩前毖后”、“高高在上”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了。句式是语言的结构形式,《诗经》以四言为主,大体适应于古代艺术内容的需要。但根据内容的变化,《诗经》也不拘于四言体,而是从一言句到八言句,不断变化。如《缁衣》有一言句,《祈允》有二言句,《权舆》、《采苓》、《椒聊》、《君子于役》有三言句,《绸缪》、《扬之水》有五言句,《伐檀》五、六、七、八言句都有。这多种句式的结合,使《诗经》的语言形式与内容更加协调。韵律是古代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诗经》中有双声、叠韵之变,押韵也复杂而有序。从全诗看,大部分为隔句押韵,但也有句句押韵和顶真换韵的。按《诗经韵读》(王力著)去读《诗经》,其音乐之美是和谐悦耳、优美动听的。而这些韵律的变化与心理的起伏是相一致的,情感波动与语言音律融合为一。
    ……
展开
目录
中国文学专题
《诗经》的和谐精神
考古与“嫦娥奔月”研究新证
战国时代的神仙观念与楚辞的艺术表现王洲
谢绰《宋拾遗》史料述略与辑佚
杜牧扬州冶游故事考辨
《水浒传》“灵官殿”小考
——兼及《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
祝允明诗歌论略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
——《聊斋志异·娇娜》创作心态探析
千磨万折皆为诗
——钱谦益《初学集》诗歌述略
“醉歌犹爱有声情”
——论康熙朝诗人赵执信
《桃花扇》中的《周易》文化
近代小说留学生形象初探
创新与歧途
——论《新中国未来记》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大众传媒和五四时期文学:文化身份、文学建制和文学形态
另一种反思
——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笔下的留学生
边缘视界:废名的反进化论思想
徘徊在革命意识与女性意识之间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
质疑搏击
——穆旦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诗歌精神内核解析
《大刀记》艺术魅力浅论
语言、文学理论、新闻传播及其他
典故词语的结构和词义特征初探
试论文学批评话语
从圣坛走入电视
——美国宗教电视台初探
论广告传播中的“BEAUTY”创意
胡政之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现状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述评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定位
及其教学与实验体系的建构
高校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应用
试论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角色·思路·方法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