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这个南方乡野一团葱绿的自然景观,最初被化作人名符号印在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儿童散文集《老水牛的眼镜》)上,是在1978年,我已结束了六年插队生活、回到上海并很不容易地进入少年儿童出版社当儿童文学编辑之际。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这部“文革”后为知青发出第一声呐喊的长篇,既为我争得了事业上的第一次成功,也为自己带来了厄运。尔后调入上海文学编辑部工作,并于1980年参加了“文革”后中国作协举办的第一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学习结束后我‘自甘寂寞”地去了沪郊农村,至今已近20个春秋。1989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再往前追溯,便是1949年出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西中学,本名叫王祖铃。回首已逝的人生旅程,定格成上述几行,我的心里是迷茫的:不知是我选择了竹林这个艺术符号,还是竹林这个艺术符号选择了我。不过,能在旷野的贫瘠中生长的竹子,无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它既能挺拔地傲立,也能柔韧地弯曲,尤其是还能在最艰难困苦、濒临绝境时开花结果。我十分崇敬这种根植于贫瘠中的植物。我愿意永远默默地耕耘,永不艳羡灿烂的花期。
展开
《净土在人间》是一曲真善美之歌,宣扬了人间的大爱。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间接告诉我们,净土在每个人的心间,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善念、美行建立一方小小的净土。我们在向大师致敬,大师也在带领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