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解法华经:听佛说最圆满的佛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026271
  • 作      者:
    (后秦)鸠摩罗什释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佛最后说的经典之一,融通全部佛法。中国天台宗开宗立派的主要经典。观音信仰盛行的主要来源。全新图解方式,令读经化繁为简。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最大乘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它是佛在入灭前所说,所以是最圆满的佛法。无数僧俗都十分推崇《法华经》,认为它展示了广大无边的佛恩。《法华经》不放弃每一个人,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民间的观世音信仰使得这部经更加深入人心。本书采用现代手法,以图解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法华经》的全部内容,将深奥的佛是用图画表现出来,是不可多得的《法华经》入门读物。
    《图解法华经(2010版)》重要内容:会三归一:实无三乘,唯一佛乘,将三乘归于一乘。
    无权显实:以种种方便之法,展示佛现世间的本怀。
    久远实成: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
    皆可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观音信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观音信仰的来源。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华经》通常是指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妙法莲华经》,它语言流畅,譬喻生动,文字优美,是一部重要的大乘经典。《法华经》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众生共入佛道,揭示众生无论善恶都可以成佛的道理。《法华经》调和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矛盾,将大乘和小乘纳入一佛乘。释迦牟尼佛的无边寿量在《法华经》中也得到了展示,使人们认识到释迦佛是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的一位古佛。
    《图解法华经(2010版)》吸取了《法华经》的精华,兼顾与《法华经》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将其提炼成一百多个小专题,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还有一点是我们独创的,就是将抽象难懂的佛理用图画和表格来表现,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人人都能读懂《法华经》,是我们编著此书的心愿。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莲华妙法:认识《妙法莲华经》
  1 经中之王:统摄大小乘佛法的《法华经》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在所有的佛经中,《法华经》的地位很高,素有“经中之王”之称。
  《法华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佛法的总结性。佛法有大乘和小乘之分,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而说了各种不同的法门,那么这些法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法华经》中,世尊为我们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法华经》认为,世尊在以前所说的小乘、大乘等各种不同的教法都是善巧方便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乘小乘,所有的佛法只有一乘。《法华经》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这就是如来久远成佛论。人们通常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两千多年前在印度出生、修行和成佛的,但是《法华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即认为释迦牟尼佛其实在无量劫以前就成佛了,佛的寿命是无限的,两千多年前在娑罗树下入灭只是佛的一种方便示现。
  在《法华经》,世尊盛赞此经“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并用了各种比喻来描述这部经的伟大。天台宗是中国佛经史上第一个宗派,它的立宗经典就是《法华经》。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提出,《法华经》是佛在入灭前所说的经法,它统摄了一切佛法,对佛法具有总结性。
  《法华经》有多种汉译本,其中以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文辞最为优美、意义最为准确,所以这也是最为流行的汉译本。自从翻译成汉语以后,它就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天台宗的立宗、敦煌等佛教造型艺术、文学中的譬喻等等。但是它对中国民间最大的影响要算观世音信仰。《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时被称为《观音经》,它是观世音信仰的根本源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变相图 
编者序:成佛的法华 
本书内容导航 
第一章 莲华妙法:认识《妙法莲华经》
1 经中之王:统摄大小乘佛法的《法华经》 
2 经题释义:大乘妙法莲华经 
3 经义简述: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 
4 五时八教:《法华经》在佛教中的地位 
5 法华思想:以一佛乘思想为中心 
6 再造心灵:人人可读《法华经》 
7 《法华经》与敦煌:《法华经》对艺术的影响 
8 法华史考:原典与各种译本 
9 鸠摩罗什:佛经翻译第一人 
10 三周说法:《法华经》的结构 
11 二处三会:《法华经》说法的场所 
第二章 教在天台:《法华经》与天台宗
1 天台宗: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 
2 智者大师: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 
3 止观双运:天台宗的修行法 
4 六凡四圣:迷悟不同的众生 
5 性具善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6 六即佛:成佛的六个层次 
7 三谛圆融:天台宗的辩证法 
8 一念三千:天台宗的实相论 
9 智者之后:天台宗的传承 
10 日莲宗:日本佛教与《法华经》 
11 海东天台:朝鲜佛教与《法华经》 
第三章 说法缘起:灵鹫山上的法华大会
1 序品:说法的缘起 
2 对告众:法华大会上的佛弟子 
3 六瑞相:令人生信的方便示现 
4 文殊解疑:日月灯明佛的因缘 
5 方便品:说法之前的准备 
6 说法前的三止三请:唤起大众的闻法之心 
7 五千弟子的离席:佛法不度无缘之人 
8 十如是:诸法实相的大乘妙理 
9 开启涅之门:佛现世间的本怀 
第四章 会三归一:佛法中的一乘妙理
1 譬喻品:对中根弟子的方便说法 
2 权实二智:方便般若与实相般若 
3 娑婆之苦:火宅中的苦难众生 
4 信解品:四大声闻对佛法的领悟 
5 三乘教法:出离轮回的修行法 
6 涅妙境:涅的不同形式 
7 会三归一:实无三乘,唯一佛乘 
8 回小向大:劝人共修菩萨道 
第五章 汝当作佛:《法华经》中的授记观
1 授记品:《法华经》中的授记思想 
2 授记思想:前定的因缘与果报 
3 化城喻品:大通智胜如来的因缘 
4 五百弟子受记品:佛的大弟子们 
5 授学无学人记品:人人都是未来佛 
第六章 久远实成:《法华经》中的佛身论
1 见宝塔品:宝塔中的虚空法会 
2 宝塔信仰:佛教中的宝塔 
3 宝塔涌现:展示佛土的真实面貌 
4 庄严佛土:佛和众生眼里的世界 
5 从地涌出品:从地涌出的无量菩萨 
6 止召六义:他方的菩萨与本土的菩萨 
7 如来寿量品:不可思议的如来寿量 
8 法身常住:不生不灭的佛身 
9 常不轻菩萨品:对一切未来佛的赞叹 
10 如来神力品:无量无边的佛法 
11 五个五百年:佛入灭后的世界 
12 三世诸佛:十方三世的无量佛陀 
第七章 皆可成佛:《法华经》中的成佛观
1 证悟佛道:佛教中的终极目标 
2 如何成佛:法华之外的成佛观 
3 提婆达多品:成佛的新依据 
4 提婆达多:一阐提人也可成佛 
5 龙女成佛:一念之间即可成佛 
第八章 由信成佛:《法华经》中的修行法
1 佛法智慧:拯救众生的良药 
2 六波罗蜜:大乘佛教中的修行法 
3 由信成佛:信是佛道上的第一步 
4 六句知见:由慈悲进入智慧 
5 三类强敌:修行中的重重困难 
6 菩萨的阶位:从发心到成佛的过程 
7 分别功德品:听闻如来寿量的无量功德 
8 四信与五品:如来寿量与受持方法 
第九章 法华七喻:莲花中的七颗明珠
1 譬喻法:善巧方便的说法方式 
2 火宅喻:火宅之中的三界众生 
3 穷子喻:大乘门外的二乘之人 
4 药草喻:不同根机的一乘说法 
5 化城喻:修行路上的暂栖之所 
6 衣珠喻:众生具足的智慧德相 
7 髻珠喻:一切佛陀的第一妙法 
8 医子喻:救苦救难的大乘法药 
第十章 户户观世音:《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1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中之经 
2 念彼观音力:民间的观世音信仰 
3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法身大士 
4 六观音:六道中的观世音菩萨 
5 三十三观音: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 
6 离苦得乐:念诵观音名号的功德 
第十一章 法华殊胜: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1 十种称扬:《法华经》的经王地位 
2 “拔苦”和“与乐”:《法华经》的殊胜之处 
3 髻中明珠:听闻《法华经》的幸运者 
4 随喜功德品:听闻《法华经》的功德 
5 三种供养:供养佛法的功德 
6 法师功德品:五种法师的功德 
7 六根清净:受持《法华经》的利益 
8 回向的法门:把功德之水洒向众生 
9 谤法之文:谤法的十四种体现 
第十二章 付嘱与弘法:《法华经》的弘传
1 法师品:在佛入灭后奉持佛法 
2 五种法师:弘法的身体力行者 
3 劝持品:此土和他土的弘法者 
4 安乐行品:初发心菩萨的弘法 
5 嘱累品:佛对他方菩萨的付嘱 
6 付嘱:四种形式的付嘱 
7 六难九易:说《法华经》的难度 
8 药王菩萨本事品:舍身供佛的大菩萨 
9 妙音菩萨品:具有三十四身的大菩萨 
10 陀罗尼品:守护《法华经》的陀罗尼 
11 妙庄严王本事品:与家人共行菩萨道 
12 普贤菩萨劝发品:受持《法华经》者的守护神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