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佛教常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24638
  • 作      者:
    佛光星云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佛教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和发展,有赖于其独树一帜的思想、制度、礼仪、习俗、组织等等,佛教也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巨。本书对佛教的基本常识作了简要介绍,如丛林寺院初始、建筑格局剖析、道场人事组织、共住清规制定、佛门称谓礼仪、典故用语源流、佛教节日意义等。同时对有关信仰正邪、教理释义、宗派形成、制度缘起,以及佛教历史文化、自然宇宙、生活仪礼、佛教与世学的应用等问题,皆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解答,堪称佛教入门手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丛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④。“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间(58q5年),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②,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称为“寺”。
    所谓“院”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院”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如讲经院、译经院等。
    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③,例如设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④与舍卫城的祗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故又称“兰若”⑤,意即寂静之处;又称“伽蓝”,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直到后世,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为“七堂伽蓝”⑨。
    寺院具有弘传佛法的功能,佛陀住世时,讲经说法的地方称为“讲堂’,⑦;讲堂本为寺院的建筑物之一,犹如今之教室,佛世时祗园精舍便有七十二间讲堂,可见广建讲堂本为佛陀所倡导,后世则直接指称寺院为讲堂,讲堂于是成为寺院的别称之一。
    ……
展开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丛林寺院
第二章  寺院建筑
第三章  道场行事
第四章  寺政外事
第五章  寺院清规
第六章  宗教法令
第七章  法器法物
第八章  衣单僧物
第九章  各种称谓
第十章  学佛行仪
第十一章  丛林漫谈
第十二章  法事介绍
第十三章  婚丧喜庆
第十四章  佛教节日
第十五章  民俗神祗
第十六章  佛语典故
第十七章  生活法相
第十八章  修持常识
第十九章  佛教的法数
第二十章  佛教的  第一

下篇
第一章  信仰
第二章  教理
第三章  文史
第四章  宗派
第五章  戒律
第六章  制度
第七章  称谓
第八章  仪礼
第九章  菩萨
第十章  修行
第十一章  宇宙
第十二章  人生
第十三章  生死
第十四章  生活
第十五章  家庭
第十六章  素食
第十七章  民俗
第十八章  应世
第十九章  神异
第二十章  破邪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