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54596
  • 作      者:
    (英)尼克.利森,(英)伊凡.泰里尔著
  • 出 版 社 :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是畅销书《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之姊妹篇。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机会毁掉一个庞大的金融机构,但失误同样会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背井离乡、年轻失足、触犯法律、疲于圆谎、屡战屡败、身败名裂、锒铛入狱、婚姻破裂、大病缠身、负债累累等所有倒霉的事情,陆续降临在尼克的身上,他该怎么办?
展开
作者简介
  尼克·利森(Nick Leeson, 1967— ),英国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从未上过大学。他于1995年让古老的巴林银行灰飞烟灭,这一惊世之举使他臭名昭著,成为路人皆知的“金融流氓”。为此,他迎来了长达6年半的艰苦的牢狱之灾。后被确诊罹患直肠癌,康复后取得心理学学位。1999年出狱后回到英国,出版传记《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Rogue Trader),并被改拍成同名电影。
展开
内容介绍
  《搞垮巴林银行之后》中一个平凡工薪族一员,满心期望成功,在社会阶梯上持续攀爬,在短短几年内暴富;他被环境腐蚀,为维持自己的地位一再编造谎言,致使一个古老的金融帝国:巴林银行灰飞烟灭……“终结者”尼克和心理学家伊凡的对话,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证明:压力使我们情绪激昂,而情绪激昂往往会使我们做出蠢事;但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东西,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如果你与尼克·利森一样处于生活崩溃的边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这份阅读,一定能让你“起死回生”。
展开
精彩书评
  我的经历或许是不平凡的,但它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压力是怎样失控的,压力是怎样影响所有人的。这本书将助困境中的人一臂之力。
  ——尼克·利森
  利森又利用空闲时间推出了自己的另一本新书《搞垮巴林银行之后》,在里面讲述了自己完整的个人故事。书中与顶尖心理学家伊凡·泰里尔的对话,显示了利森的学历,同时也深度揭示了各种等级压力对他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环球企业家》
  前一刻,他们都还沿着快车道飞速前进,拥有声望、权利和金钱。可顷刻间,他们就遭受重创……因此,你必须认知那些潜伏的危险和压力,就像尼克·利森那样。
  ——《经济学家》
  他真实的令人震撼的职业生涯,以及与心理学家的心灵对话,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那些想进入和已经进入金融界的人,提高警惕性以及承受灾难、缓解重压的能力。
  ——《心理学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我的往昔
  尼克的故事
  我怎能被称作幸运儿呢?
  我因涉嫌20世纪最大的经济丑闻而被投入世界上最艰苦的大牢服刑4年半,在铁窗里被老婆甩了——这些并不算最糟糕,我还得了癌症。在新加坡金融交易中心工作时,我就被视为幸运儿;我不知道旁人怎样理解“背运”的含义,但我知道那肯定意味着“喝口凉水都塞牙”。我曾以“可靠”著称于金融业界,琅珰入狱后,这一传闻又有了新说法——我已经彻底毁灭,“万劫不复”。
  不幸中的万幸,命运还为我安排了一线转机。在经历了牢狱之灾、死神的威胁和孤独寂寞后我要讲述这段往昔——它有关野心和鲁莽带来的巨大压力,它有关在经历阴霾后追求和重建美好。
  自1996年《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Rogue Trader)出版以来,我一直想再写一本书,记录我被引渡到新加坡后发生的事。写这本书时正值巴林银行倒闭10年——用更成熟的眼光看待和理解这一事件的好时机。对我而言,写作是一种宣泄。在新加坡服刑时,我每天都写日记,这些日记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我的“圣经”。我经常读它,有时一天要读好几次。我回顾这些日记,在脑海中重现当时的情形,因为往往最初落笔写下的文字并不准确。我绝不虚构任何情节,我需要一个真实的记录,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情感和这些情感对我的影响。
  因被判每天23小时被关押,我有了充裕的时间来思考。思量生命中那些阴霾的日子也许是自讨没趣,因为这样做可能于事无补还徒增忧虑。然而,你可以趋利避害——把想法写下来,真实地面对那些想法。正是这一做法,使我得以保持头脑清醒,满怀希望。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在狱中的精神支柱。实际上,通过写作来应对恐惧和忧虑可能算是最简易最便宜的心理治疗了。它对我很奏效,使我得以走出过去,翻开生活新的一页。
  监狱的管理人员强迫我在离开新加坡时销毁所有的日记令我愤怒。把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一张接一张地塞进粉碎机,一张都不能落下,是最让我难过的事。我知道未来是崭新而美好的,只是没有记忆我将手足无措。在此书中,那些日记的基本内容将会重现。
  正是由于写作中涉及压力的问题,我得以回顾最初的想法和经历。那些被毁的日记是我狱中生活的无价之宝,我曾反复阅读它们,可以倒背如流。写作关于压力的书,给了我一个聚焦思想和回忆的机会。出狱后,我攻读了心理学学位。由于在狱中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和病痛的折磨,我对有关压力的课程很感兴趣。但是,那些课程旨在探讨临床问题,并未涉及个人承受极度压力的经历和感受,也没有分析导致压力的社会因素。
  压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负面影响是毫无争议的。进一步的研究不止一次地表明,心脏病、酗酒、精神崩溃、职场失意、意外事故、家庭问题以及特定种类的癌症都与压力有关。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和芬兰,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和酗酒在减少。英国在2003年第四季度的报告中声称有66000起与工作相关的心脏病病例,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一数据糟糕。世界卫生组织近来发布的数据表明,英国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前列,而且这一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一项卫生安全执行处的调查显示,在2003年第四季度,超过50万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足以致病。工作压力和健康研究报告显示近五分之一的工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压力极大。与工作压力相关的疾病给雇主造成的间接损失相当可观,但这一损失很难量化。雇主往往忽略了这一损失,因为尽管雇员们的请假理由各式各样,但假条上不会出现“压力”这个字眼——尽管它是导致免疫系统失调的元凶,往往造成偏头痛、背痛等症状。旷工、人员流失、生产率低下往往被视为企业不可避免的麻烦,很少有人去探究其根源。
  尽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哪两个人的境遇会完全相同,但我认为很多巨大精神压力的承受者都深受“妄想”之害。从本书第三章第一段的对话可见,我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然,说压力是新问题乃无稽之谈:前人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条件在现代西方人看来简直是无法忍受;对比60年前战乱和赤贫带来的艰辛,21世纪大部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堪称奢侈。但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生活变得便捷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却变难了,失败者被人嗤之以鼻。很多人生来就想拥有一切——他们想拥有广告中勾勒的完美生活方式,贪图物质享受,及时行乐。我们也会格外关注我们的地位,衡量我们是否取得了成就。我们在家人、同事和朋友面前苦心维持自己的“面子”,任何有失败之嫌的想法都让我们沮丧。我们满心期望成功,持续攀爬“社会阶梯”,然而,事实上,简单的生活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1992年25岁时,我已站到了“社会阶梯”的高处,“一览众山小”。虽然母亲在我20岁时的突然辞世对我打击不小,但我在职场上相当得意,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收入颇丰,随后结了婚,前途无量。但好景不长,这一切维持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随后的一小段日子,充斥着种种巨大的压力——工作上的麻烦,适应新国家环境的压力,经济和婚姻问题——这都是后来突发致命疾病的诱因。我试图掩盖几处会计报表上的小错误,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害得世界上最古老的私人银行倒闭,自己也因此抱病在监狱服刑。那真是混乱至极。
  很多工作的人会说他们的生活有压力。尽管压力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方式因人而异,但我相信帮助克服压力的处理机制有相通之处。虽然我的经历和境遇比大部分人面对的情况糟糕,但我希望能以我渡过难关的事实给每一个身受压力困扰的人带来希望。“把苦当做补药吃”——我就是这句谚语的诠释者。
  我不希望这本书里专业术语连篇累牍,我希望它成为一本实用的书,一本能让广大读者了解由追求地位(以及其他原因,如冒险行为失控)而引发的极度压力所带来的慢性危害,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本书中没有关于压力的枯燥的医学理论,也没有让你万事无忧的灵丹妙药,它主要记录了压力对我个人和身体的影响以及我如何利用众人皆有的内在资源应对压力,重获新生。
  本书由我和实验心理学家伊凡·泰里尔合作完成,他通过“人类天赐”的视角解析压力问题。在阅读他和乔·格里芬的合著时,我惊讶于他竟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我也可以如此轻松地吸收他的理论。我很赞同他的观点——人们天生有种种需求,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压力就随之而来。我承认我这人有些教条和固执,很少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当我们讨论我的生活时,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理解。谈话颇具启发性,它改变了我对生命中那段苦日子的看法。伊凡和乔·格里芬在合著的前几页中这样说道:“学无止境,我们的大脑在学习中不断地被重塑,这一无限延伸的过程使我们成为适应性强的物种。”
  我还在探索,但我想我的经历已经教会了我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一信心并非与生俱来,在那段遭遇之前,我会懦弱地逃离问题而不是积极地去处理问题。我所显露的“信心”只是在表演,用以掩盖我的紧张和恐惧,但现在我真的相信我能够应对任何事情了。
  要缓解压力,可以通过外部减压,也可以通过增强内部应对机制来完成,当然也可将两个方面加以结合。对压力承受者进行深入剖析是重要的第一步。每个人天生都有内在资源来应对极端不利的条件,尽管大多数人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不幸的是,这些应对机制并不是现成的。我们不能通过学习来掌握它们,我们只能通过经历——往往通过痛苦的经历——来寻找和感受它们。通过适当的培养和教育,这些资源将有助于人们应对其他会带来压力的事情。
  我有幸利用了内部应对机制。在用到它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但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我需要它时,它已经在我体内了。我感觉我好像发现了一种让我能应对所有问题的内在力量。问题不是带来压力的事件造成的,而是我们的应对方法造成的。记住当你火冒三丈或情绪激动时,你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你能从容应对。在狱中每天被扒个精光接受检查令人颜面尽失,但这告诉了我,有些事我们必须接受。开始几次,我觉得忍无可忍,但很快,我接受了这个事实。
  你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生命中有些东西你能够左右,有些事情你却无能为力。你不应为那些不可控的事情过度忧虑。监狱比课堂更快地教会我懂得这一道理——这一道理并不深奥,稍加思考就能明白。狱警并非故意要羞辱我,他知道我不会从车问偷走任何东西,只是全身搜查是一项规章制度。现在,我把生命中的所有事情归为两类——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前者能带给我压力,后者不能。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生活中的潜在压力制造因素。浏览本书时,你还会发现我把所有事情进一步划分为“可估的”和“不可估的”。
  患癌症是“可估”的。我了解它将带来的后果,这并没有给我带来过度的焦虑。我能对付它,我注意保健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另一方面,因为得知癌症可能具有遗传性,我很担心我是否已经把它遗传给了儿子麦肯西。想到这些就让我难受,这就是“不可估的”的实例——让我白操心的事情。但是,我也可以让我和儿子从这一担忧中受益,我们会随时注意疾病的征兆和症状。运用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承受严峻的考验。信息处理是人的重要本领。尽管人们天生喜欢把事情往好处想,逃避现实,但事实证明采取“驼鸟政策”,自欺欺人的做法反而会把情况弄得更糟。
  如果你正受到压力的困扰,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找到压力的根源,提供分析和应对策略以减轻它的不良影响。每一章的开头都有我那些与主题相关的经历。在随后的对话段落中,伊凡·泰里尔和我挖掘出问题的核心,以社会学为背景找出其原因,再提出有关应对此类压力的建议和技巧。
  这本书是我的一段奇幻旅程,我回顾了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但运用了新的方法去理解它。我们都知道压力是什么,它危害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爱人和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解决的办法是找到应对机制。希望本书对你有帮助。
  第二章 认识压力
  伊凡的话
  我们开始写这本书的那个星期,尼克的妻子里奥娜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9磅重的男孩,名叫麦肯西。我利用这个巧合来解释一下“人类天赐”的心理学含义。像我们所有人一样,麦肯西带着人类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天性来到这个世界。例如,他知道怎么吃奶,知道怎么讨好抱他的人,知道如何在他饿的时候或不舒服的时候引人注意。所有这些天性——还有更多的其他的天性——都是通过尼克和里奥娜的基因设置在他体内的。这些天性有两种表达方式:身心需求和人类本能(或称作资源)。
  天生的身体需求是显而易见的:用来呼吸的空气,提供营养的饮食,令人舒适的温暖,运动和成长的空间。例如,能够提供母乳营养成分的食物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如果这个天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麻烦会接踵而来。我们都明白如果孩子饥饿,或吃了不健康食品,或缺乏有益成长的玩耍,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无论孩子看上去是白白胖胖还是面黄肌瘦,他们很快会体重下降或者超重,多动或者无精打采。他们所受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当孩子内在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同样会受到伤害,但这种伤害是隐性的。每一种内在的情感需求都像一块拼图,在外部世界中寻求完整。只有环境提供了适当刺激后,“拼图”才能完整。例如,当我们孤独寂寞,需要朋友的时候,我们的情感需求就会驱使我们去结交朋友。当我们交到朋友的时候,孤独感就会消失,因为那块情感需求的“拼图”完整了。正因为我们的情感需求如拼图,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会被驱使着在外部世界中寻求“拼图”的完整。
  那么这些情感需求到底是什么昵?其实,它们都和人类的生存和进化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它们与性和生殖相关,它们与我们和群体的关系相关(人具有社会性),它们和我们的价值观相关。这些内在需求驱使着我们寻求安全和保障,吸引别人的注意,与别人产生情感关联,和至少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具有意志力(感觉有控制事件的能力),在家庭和群体内取得一定的地位,在某些领域拥有专长(确保不会“自我贬低”),注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所作所为(保持身体或心理上的紧张度是我们活得有意义、有目标的需要,俗话说得好,“脑子越用越灵”)。无论大人或孩子,若想充分开发潜能,其情感需求必须得到全面的满足。
  这些天生的需求,即“人类天赐”,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如果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与人所处的环境要求不和谐,就会造成情感紊乱。如果这不被纠正,最终将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当这些需求在生活中不能得到满足时,“压力”便应运而生了。此时,我们会变得焦虑、愤怒或沮丧。当我们试图补偿那些缺失的时候,其他神经质的症状——如吸引注意行为或成瘾行为——就出现了。
  不难发现,每个孩子都需要温暖、安静的睡眠环境、适当的食物和体贴周到的关心以获得安全感。一旦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表现出受到压力的症状。这就是每个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黏”着母亲的原因。他“知道”自己只有完全依赖于母亲才能生存。如果没有父母的好好照料,他就不能茁壮成长,甚至可能死亡。
展开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我的往昔
第二章 认识压力
第三章 当心你所追求的
第四章 炼狱
第五章 意乱情迷
第六章 起死回生
第七章 百万“负”翁与“卡奴”
第八章 致命的嗜好
第九章 我的开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