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67896
  • 作      者:
    葛鲁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主要论述了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心理文化论要、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环境论说等内容,探讨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解析了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视野,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去生长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
展开
作者简介
    葛鲁嘉,1956年生于辽宁沈阳,祖籍山东海阳。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在吉林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英国Warwick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吉林大学任心理学教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吉林省心理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专家。曾主持教育部科研项目2项,吉林省科研项目1项,吉林大学科研项目3项。出版著作3 0余部,发表论文90余篇。学术专长为理论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从构思这部学术专著的框架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六年。期间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起伏,也曾在死亡线上走过了一次。作者的夫人陈若莉教授一直说作者是一个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活,最后为学术献身的人,无疑这是对作者最为准确和恰当的描述。作者在自己的学术活动中,不仅仅是投入了时间、精力,而且也几乎是投入了全部生命。
    其实,从作者出生开始,作者的父亲和母亲,从作者结婚生子开始,作者的妻子和儿子,就对作者投注了无限的希望。作者实际上一直就承载着这些厚望。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作者要做什么和作者能做什么,但是他们却从没有放弃过那种期待。
    当作者选择了心理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作者就一直在向往能有自己的独立的学术建树,有自己的独立的学术思想。作者一直在为此而不懈地努力。作者在吉林大学创建了心理学学科,创建了心理学专业,创建了心理学系。当作者迎来了第一届本科学生的时候,当毕业作者送走他们的时候,作者曾对他们说过,你们是作者“想”出来的。正是在作者英国留学的时候,在独居的学生宿舍中,构想了要回国建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学系。现在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同样,作者曾经详尽地构想了自己要从事的学术研究。作者想要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去生长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作者将其命名为“新心性心理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
    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演变
    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经了诸多的磨难。首先,在中国本土的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当然,这使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有了很高的起点。但是,这也使得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一直走的是翻译、照搬、模仿、复制、修补的道路。在中国心理学的文献中看到的大多是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介绍、引证、解说、评述、跟随。其次,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缺少自己的立足根基,没有自己的学术立场,常常受非学术气候的影响而摇摆。这使得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走了许多的弯路。例如,在20世纪中期,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引进了俄国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结果,生理学的或者神经生理学的内容就充斥在了心理学的研究之中。心理学变成了狗流口水的学说。“文化大革命”中,心理学更是沦落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变成了为世人和学人所不齿的东西。但是,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正在从模仿转向创新,正在从依附走向独立。这就是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
    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希望
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演变
一、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五、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
一、常识形态的心理学
二、哲学形态的心理学
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
四、类同形态的心理学
五、科学形态的心理学
六、各具价值的心理学
第三节  本土的心理学资源
一、不同的心理学术语
二、本土的心性心理学
三、不同资源的比较
第四节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
一、从模仿、复制和跟随中解脱出来
二、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
三、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主张
四、中国心理学的新世纪发展的道路
第五节  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设想
一、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二、心理文化论要:新心性心理学关于传统的解析
三、心理生活论纲:新心性心理学关于对象的阐释
四、心理环境论说:新心性心理学关于环境的探索

第二章  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传统心理学--文化历史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二、心理学的文化蕴涵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西方的心理学传统
一、西方心理学的内在冲突
二、主流心理学的两次革命
三、非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锋芒
第四节  本土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传统
一、本土心理学的存在水平
二、本土的常识心理学
三、本土的哲学心理学
第五节  新兴心理学--跨文化的沟通与促进
一、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
二、本土心理学的跨文化流传
三、心理学的新道路

第三章  心理生活论纲--理解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视野
第一节  导论
……
第四章  心理环境论说--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