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审美意识的酝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31334
  • 作      者:
    陈立群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先秦审美意识的酝酿》放弃了以“美”或艺术创作的有关言论作为自己的主要考察对象的方法,而选取以“生命体验”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生命体验”去考察先秦时期审美意识产生发展的情况,比从对“美”和艺术之直接的考察,更切近美的本原,也更切合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问题的实际。
展开
作者简介
    陈立群,女,广西天峨人,1972年生。1993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97年赴陕西师范大学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2003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曾在《复旦学报》、《当代文坛》、《文艺评论》、《社会科学家》、《云南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先秦审美意识的多元酝酿》、《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等多篇文章,并参与导师王振复先生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史”的编写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先秦审美意识的酝酿》包括:天人观念的变迁、审美意识的变迁、天人观念之变与审美意识之变的关联,展现了先秦时代关于“生命体验”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生命”之矛盾运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混沌的世界
    一、混沌的整体在人类文化的初始,人是没有“天”的意识,也没有“人”的意识的。这时候,原始人还未将自身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他没有对自身与对外界的区别概念。在他的心目中,自身与外界是一个整体的存在。
    原始时期人的思想意识的这一特性,自19世纪后期人们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开始,就已受到人们的注目。弗雷泽的交感巫术与联想巫术理论、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列维一布留尔的“互渗律”理论,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现原始意识的这种混沌的整体的特性。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混沌的世界
一、混沌的整体
二、本原的世界
三、巫文化与“天人合一”的雏形

第二章 “力”的对峙与“人”的现身
第一节 “帝”与“且(祖)”
一、自然力的化身——“帝”
二、生殖力的对抗——“且”(祖)
第二节 天与人
一、“生”的珍重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

第三章 “命”的授受与主体的获得
第一节 天命与德行
一、从“帝”到“天”
二、“命”的授受
三、“德”的抉择
第二节 主体的获得
一、主体的树立
二、“善”对“美”的给予

第四章 “道”的歧出与人的可能的绽放
第一节 “天”“人”殊途
一、“天”与“人”的乖离
二、“天道”与“人道”的分岔
三、“天道”对“人道”的拓展
第二节 “道”的歧出
一、“道”的由来
二、春秋末至战国前期各家的“道”
三、人之可能的绽放与支离
第三节 “天”与“道”
一、“天”的多义
二、生命之“道”
第四节 人格之美
一、“气”、“性”、“情”——感性的丰富
二、人格理想的树立与多样化

第五章 “心”的和合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尽心”与“心斋”
一、“心”主题的现身
二、从“尽心”到“知天”
三、“心斋”与“以天合天”
第二节 人的解放
一、自由之境的敞开
二、“心”的蜕化与精神的解放
三、“气”的升华与感性形式的剥离

第六章 “理”的定一与感性的再追求
第一节 “群”的人与“定”的理
一、“群”的人
二、“定”的“理”
第二节 感性生命的社会化
一、生命的社会化
二、普遍的形式与公共的感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