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目标与本质——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反馈渠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目标与本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内容,同时亦是其检验尺度。该建设本身应该是一个建立在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系统工程,而一个反映本质的信息反馈渠道对这一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社会整体结构,是由“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由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五方面组成。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价值取向与社会整体价值体系在思想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建设领域: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文学艺术亦有特殊的作用,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影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文学家、艺术家因此承担着传播与照亮社会的责任。在社会与人的精神领域,思想、文化与审美三者的作用密切相关。文艺作品的审美取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社会价值取向共同构成人们认识世界本质并确立人生目标追求的重要因素。
因此,以人民大众文艺审美取向与审美实践中呈现的价值取向为窗口,用一种可操作的机制,建立一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反馈渠道,就可科学地探究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趋向和内在规律,从而介入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
基于这一理论设定,“八五”期间,我们从文艺研究的方法论变革人手,在北京地区连续进行了四次大样本的以“文学艺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题的系列社会问卷调查(其中两项为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合作课题,成果形式为调研报告和专题论文),并在此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当代文学艺术和作家创作的价值追求等问题。
大型社会问卷调查:
1990年的《北京作家、评论家现状调查》。这是在中央、北京市的文艺创作、研究、新闻出版和高校进行的1000样本调查。内容涉及作家创作状态、文学批评、作家评论家理论构成、新时期文艺思潮、北京中青年作家、北京文学与地域文化等8个专题。调研总报告《首都新闻、出版、文艺界和高校中文系师生对新时期文学的评论》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3年的《现阶段读者、观众审美取向与文艺创作》调研(北京市委宣传部1993年重点工作)。这是在北京市工、农、兵、学、文教、商、医及三资企业、个体劳动者等13系统102个单位进行的5000样本的大型社会调查。内容涉及影视、音乐、戏剧、文化消费、价值判断等。调研专题论文《社会问卷调查应用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意义》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型社会调查:《北京群众文化工作和民间文学》调查(1986年)和《北京个体书摊书目》调查(1988年)等。
1998年继续进行的是已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00样本大型社会调查《文艺创作现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该调查完成后,我们就可获得自80年代中期以来十年间,人民大众关于文艺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的鲜活的实证材料,从而以量化的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完成对转型期文学艺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系统工程的研究。
上述系列调研重点为以下主题:
1.首都社会不同阶层、群体对文学艺术和文化现象的社会反应。
2.文艺审美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关系。
3.90年代以来北京地区大众文化崛起与文艺新格局。
4.北京电视文化艺术的现状与发展。
5.90年代以来,北京作家作品的社会反应及读者群研究。
6.王朔和“新京味儿”语言文化与当代北京青年文化构成。
7.价值体系重建与当代文艺家的社会责任。
8.文学艺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馈渠道。
9.不同阶层受众的经济地位对文艺审美价值的影响。
10.青年电影观众的审美趋向。
11.北京地区严肃音乐观众。
12.现阶段文化消费趋向。
13.北京地域文化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
调研目的,是通过大样本的、连续的、系统的社会调查,在不同阶层的读者观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文学艺术的社会反应中,把握文艺活动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动向和走势,推进“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针的贯彻执行,为当代文学艺术的研究教学开拓新的道路;深入探索文学艺术、价值取向与精神文明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并且使以文艺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切人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具有科学而严谨的考察与研究的基础。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在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总格局中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上述调查与研究已完成的成果,为有关党政领导机关和文学艺术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前期工作的两项调研成果均被北京市委、市政府采纳)。
我国文学艺术的研究,传统方法侧重于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但当代文学艺术因受社会经济形态、意识形态建构、价值审美取向、作家创作状态等影响,传统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对学科的科学性把握,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传统的文学研究,注意点在作家作品上。这种研究,常忽视社会性的集体背景,使其只简化为一种政治条件,因此对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与当代文艺活动的关系,未能开展建立在科学而系统方法上的考察。
2.对当代文学艺术与文艺现象的传统研究,未能关注文艺作品广大受众阶层的价值与审美取向对文艺创作带来的影响。
3.文学艺术与社会价值体系,文学艺术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关系的研究用传统方法缺乏实验依据与整体观照。
进行当代文学艺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研究,主要难点在于:关于文艺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建构;关于受众阶层的审美取向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关于社会转型期文学艺术活动的规律;关于文艺社会学科建立的问题等。这些课题的研究,用传统的文艺研究方法则显出其理论与实际之间缺乏科学方法的苍白。
方法变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
80年代以来,在我国当代社会科学包括文学艺术领域的研究中,引入“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是一个引人注意的课题。“三论”有其特定的对象与内容,因而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研究系统自我调节的系统论方法的核心即反馈调节。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它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同时,亦有自己不断完善的调节手段。将控制论方法引入当代文艺的研究,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能客观反映文艺作用及社会效应的信息反馈渠道,以根据可靠的反馈对现实的文艺活动进行调节。有计划的严谨而科学的社会问卷调查,即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有明确指标的系统工程。为实现这一指标,党和政府必须作出正确决策,而政策实施后得到准确及时反馈的社会效应,以作为原有决策的检验与新决策的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社会问卷调查作为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有利于及时从民众的要求与呼声中,检测政策被理解与接受的程度,发现其潜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这个意义上,反馈信息是政党、国家与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科学性的保证首先要结合当代文学与艺术的现实状况,选择严谨而可操作的方法,以保证获取的材料能真实、全面而客观地反映社会效应。因此,调查问卷的设计、制订合理的抽样方案、构建统计分析框架是三个主要环节。
在精神文明系统工程里,将社会问卷调查引入文学艺术的研究,其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可“定量”与“半定量”地对社会文艺和文化活动状况的社会反应作出准确的把握,从而有利于科学探索发展趋势及相关联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可揭示被某种一时倾向或现象掩盖的实质问题,从而对客观现实作出较全面的估量。
第三,提供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的多种角度,从而突破传统的作家作品评论研究方法。
第四,可从事物发展动向及原因的研究中,探索客观规律,从而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四
指标体系模型设计的衡量标准,主要看其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对1993年《现阶段读者观众审美取向与文艺创作》调研成果预测,经三年来的实践检验我们的结论是,以文艺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作为反馈渠道的调研,可提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重要价值的结论与观点。同时其预测的作用对有关决策亦有重要意义。
本节仅选取调研中关于价值取向提出的一个问题做论据说明主题。具体统计数据见另文。其他审美取向等问题的调研结论简括于后,不展开分析。
1993年的调研就关于价值取向的若干问题提出:建立一个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目标一致的价值体系,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价值选择的调研结果显示了尚未引起重视的社会深层“断裂”:
1.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从社会存在的物质必然性方面给予社会各阶层价值与审美取向以决定性的影响。社会不同职别群体,因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不同位置,价值选择已经存在鲜明差异。但是,更深刻的问题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价值取向,即本应成为社会“主旋律”价值观与世界观信念(如选项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等)的尊奉者,是调研职群中经济收入处于较低层的“部队官兵”、“教师”、“党政干部”等职别群体。而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经济地位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劳动者”、“三资企业职工’,等职别群体,在以极端个人主义信念为价值标尺的有关选项中(如“不择手段实现人生目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均为首选阶层。由此说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价值推崇与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价值认定,已经呈现了“阶级”(社会阶层)差异并成为社会深层矛盾与“断裂”的基础,因此,调研结论提出,深化改革,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总目标的全局性公正有序、健康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2.调研中,青年群体的价值选择呈现的问题主要如:
(1)在信仰、道德、价值及相关社会热点的选择中,尽管“大学生”职别群体在经济收入方面尚属低层,但价值选择均与“三资企业职工”职别群体相近,特别在如“不择手段全力实现人生目标”、对性开放的肯定选项等。
(2)新经济成分中的“三资企业”青年群体,尽管总人数仍为少数,但因在经济收入与教育程度方面的优越地位,成为畅销书(武侠、纪实等十项)等文化消费的主力,其审美趣味与个人中心的价值观对其他阶层青年具有渗透性影响。
经三年来的社会发展,证明上述价值取向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提出,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要解决的,即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与人的发展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生产的社会性、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共同富裕的目标,以及大多数人的长远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构成了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深厚基础。广大人民群众是这种主导价值的承载者。同时,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的利益追求又会自发地导向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取向,在商品经济中比较活跃的群体,更受此影响。多种经济成分与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现实,使社会价值取向亦呈复杂形态。因此,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新形势下的确立,是一个深刻的任务。
社会主旋律倡导精神的尊奉者(调研中是“部队官兵”、“教师”、“党政干部”、“工人”、“农民”等群体)与其在转型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两者之间的矛盾,集中反映了社会整体的深层矛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转型期出现的(特别在青年群体)以“自我价值实现”为主要特征的价值选择,如果在“个人时空”无限扩张,则构成了与我们作为社会本质要求的“公共时空”的对立,从而从总体上与总目标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偏离。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经济目标实现的同时,还有具有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与时空观的“四有新人”的培养;有精神文明的文化目标。这些我们与消费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质区别的价值导向,在教育“失重”状态中不可能成为主导精神。
第三,需要区别的是,对个体价值与潜能发挥的强调,对个人利益与权利的保护,对个人奋斗精神的伸张,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这在一个本质上切合了社会主义改革所应该实现的,对一个劳动者时光、生命与劳动的尊重,以及以此为基点,润滑社会内部机制的健康运行,创造更高的生产力以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这一本质走向。但是,在肯定这一积极精神的同时,需加强整体社会的制约和系统教育方法的有效改进,特别是经济环境的综合治理、国家能力的加强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位置。
五
关于审美取向、价值取向的社会调查与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馈渠道的几点思考:
第一,关于文学艺术与精神文明及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关注作家和作品,即作为我国文学传统研究对象的文学及文学现象本身,而且还要关注文艺作品的广大受众(读者、听众、观众),考察作品对其影响并研究他们对作品的反映。为此,只有将社会问卷调查的方法引进对当代文学艺术的研究工作,并以连续进行的方式,才能获得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大量鲜活的实证资料。这项工作,将推动以科学的系统的实证方式,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文学艺术研究的方法论变革乃至文艺社会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艺术研究中科学性、现实性和人民性的加强,对探索社会转型期文艺发展的规律,对当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对高校文科教学研究的改革,对人文学科的学者的现实关注,均有较深远的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