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7653
  • 作      者:
    林崇德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林崇德的思维结构模型,是其智力理论的核心。因此,林崇德的智力理论,是一种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不过,林崇德的智力理论,远不止其思维结构模型。他所提出的“智力结构是一个多元结构”的观点、“思维核心说”、“概括基础说”和“思维发展的模式”,也同样是其智力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观林崇德的智力理论。不难看出其四大特点: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第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第三,智力培养与智力评价的有机统一;第四,不变性与可变性的有机统一。
展开
精彩书摘
  3.其他可能原因对共变信息作用的影响①
  在前面的两个研究中,胡清芬探讨了人们利用经验信息和共变信息进行因果判断的过程。在这两个研究中,所针对的都是只存在一个待判断原因的情况,而没有涉及其他可能引起结果的原因。而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引起某一事件的原因都不是唯一的,而存在着多种可能性。那么,另外一种可能原因的出现是否会使人们过去的判断出现变化呢?
  为了将其他可能原因的作用更好地分离出来,胡清芬又一次使用了相继提供信息的方法,先为被试提供待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共变信息,在被试根据这个信息作出了第一次判断后,我们再为其提供有关其他可能原因的信息,要求被试作出第二次判断。通过对于这两次判断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他可能原因所产生的影响。
  在过去有关其他可能原因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对于其他可能原因的关注绝大部分停留在“有”和“没有”的差别上。而胡清芬认为,其他可能原因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复杂的,它在各方面的特点都会影响到它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过去研究主要关注其他可能原因本身的特性相比,胡清芬提出了“其他可能原因与待判断原因共同存在程度”这一新的变量,通过操纵这一变量在不同水平上的变化,试图证明它能够影响到其他可能原因的作用。胡清芬认为,其他可能原因对待判断原因所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因其“可以”产生结果造成的,而是因其在当前情况下“可能”产生了结果而造成的。
  研究的结果证明了胡清芬的假设。在研究中胡清芬发现,当被试知道在当前所判断的因果联系中,还存在着一个有可能引起结果的因素时,他们对原来所判断过的原因的相信程度显著下降。同时,其他可能原因所起到的影响作用也会因它与待判断原因同时存在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即使是同样的其他可能原因,当它与待判断原因共同存在的程度不同时,它对被试判断所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同的。
展开
目录
绪论:对研究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的几点回顾1
第一章 对恩师朱智贤理论的继承22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条件24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动力36
第三节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43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49

第二章 对国际智力心理学观点的吸收58
第一节 从符兹堡学派到认知心理学58
第二节 维果斯基和皮亚杰的智力思想70
第三节 智力研究的新进展87

第三章 对思维和智力作理论的探讨98
第一节 思维的特性99
第二节 思维的分类107
第三节 思维与智力的差异116
第四节 思维的结构126

第四章 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138
第一节 对学科能力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138
第二节 对思维和智力整体结构的揭示——20世纪90年代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158
第三节 对认知与社会认知新课题的探讨——近10年对思维和智力的行为研究178

第五章 对思维和智力的脑机制研究205
第一节 思维执行加工的脑机制206
第二节 信息加工速度的脑机制219
第三节 工作记忆的脑机制228
第四节 思维结构的监控的脑机制249

第六章 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体260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变迁与进展260
第二节 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论认识276
第三节 对非智力因素的实证研究293

第七章 创造性的心理学研究372
第一节 对创造性心理学的几点思考372
第二节 创造性人才效标群体的研究330
第三节 创造性跨文化的比较研究347

第八章 智力开发的研究366
第一节 智力开发的突破口:个体思维品质的培养367
第二节 智力开发的中心环节 :个体的元认知训练377
第三节 智力开发的关键:个体学科能力的提高391
第四节 学校是培养学生智力的重要阵地403

第九章 从思维的培养到教师素质的研究415
第一节 教师素质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415
第二节 对教师素质的研究432
第三节 新世纪教师提高的途径453

第十章 从智能的发展到心理健康469
第一节 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469
第二节 创造力与心理健康484
第三节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498
第四节 “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511
跋52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