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世之学的源流
【第一节 两种身份与知识传统】
“经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出现得很早,“经世精神”被视为儒家学说的重要特征之一。古代学者就有这样的总结。南宋陆九渊说:“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宽泛地来认识儒家学术与思想的话,这个特点是源远流长的。从思想和精神上来讲,可以认为儒家之学是经世之学,从实际事务的角度来讲,又可以称为“经济”之学。在古代,这两个词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司以互用。“经世”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此前的研究者对此大体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这里“春秋”指孔子所编《春秋》一书,那么“经世”一词就是对该书的修饰语。从《春秋》的特点来看,这里“经世”的含义就是“纪年”的意思,古代注解《庄子》的学者都没有对这句话作出注释,以近代人章太炎为代表主此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里“春秋”指的是春秋时代,以唐代学者成玄英《庄子疏》为代表,近代人王先谦《庄子集解》沿用其说。成玄英疏云:“春秋者,时代也;经者,典诰也;先王者,三皇五帝也;志,记也。夫祖述轩顼,宪章尧舜,记录时代,以为典谟,轨辙苍生,流传人世。”王先谦引此文说:“春秋经世,谓有年时,以经纬世事,非孔子所作《春秋》也。”,大体说来,这两种说法的分歧在于对“春秋”二字的解释上,如理解“经世”一词的含义取决于对前者的解释。目前学者的研究或主此说,或主彼说,大体不出二者思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