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溯源。论道:走近道教圣典道德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40132
  • 作      者:
    周高德著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周高德,1961年生,湖北石首人。现为中国道教学院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市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著有《道教文化与生活》、《大道溯源》、《道教的精神》;合著有《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道教常识》等。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道学研究》、《中国民族报》、《楚望诗刊》、《母爱颂》(诗集)等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童和诗词。
    作者在中国道教学院,主要讲授《道教经典》,其中又主要讲授老子《道德经》。他在教学过程中,博览和研读有关《道德经》注释和研究方面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道德经》之本义,不囿于他说,并参以己见,并力争使其阐释符合当今社会之进步要求。
展开
内容介绍
    《溯源·论道:走近道教圣典》将道教文化体系与《道德经》基本思想联系起来进行多层次的思想解读,内容广涉宇宙观、人生观、文学艺术、象征符号、修持法门等诸多领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审度《道德经》,从中发掘道学的和谐思想资源,其评述中肯而颇具启发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道教,顾名思义是一个以“道”立教,奉“道”向化的宗教。换言之,道教之所以以“道”名教,即缘于信仰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道”。从道教义理学(道教神学)的角度讲,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道教的最高教理,道教的一切教义都从“道”引申而来。
    何谓“教理”、“教义”?正如陈撄宁先生所云:“凡是一种宗教,必有一种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语言文字来说明这个理由,使人们能够了解而容易入门者,这就是宗教家所谓‘教理’;某一宗根据本教中经典著作,扼要地并概括地提出几个字或几句话作为信徒们平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而且对于全部‘教理’都可以契合,不显然发生抵触者,这就是宗教家所谓‘教义’。”①
    从“教理”“教义”的定义中,我们可知其对成熟宗教的重要性。道教便是一个以“道”为“教理”的宗教,一个在“道”的基础上(或总准则下)演绎出规范教徒思想和行为之“教义”的宗教。这就是说,倘若没有老子《道德经》,没有老子之“道”,也就不会有道教的诞生。②
    值得指出的是:“道”以“德”显,因此“德”也是道教教理的重要概念。“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便是道教的最高教义。
展开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历久不衰的老子崇拜和信仰
一、老子为道教的道祖
二、老子《道德经》为道教的圣典
三、当今世界兴起“老子热”

第二章 道教字宙观与《道德经》
一、道教对于宇宙本原的看法与《道德经》
二、道教对于宇宙生成过程的看法与《道德经》

第三章 道教人生观与《道德经》
一、道教对于生命价值的看法与《道德经》
二、道教对于人类价值的看法与《道德经》
三、道教对于人格价值的看法与《道德经》
四、道教对于理想价值的看法与《道德经》

第四章 道教修持与《道德经》(上)
一、自然无为:行事之原则
二、柔弱不争:处世之态度
三、心若空谷:修身之境界

第五章 道教修持与《道德经》(下)
一、清静寡欲:修道之关键
二、返朴归真:行道之目标

第六章 道教象征符号与《道德经》
一、道教象征符号无极图与《道德经》
二、道教象征符号太极图与《道德经》

第七章 道教诗词与《道德经》
一、《道德经》本身犹如一部哲理诗
二、“自然”“素朴”思想对道教诗词创作的影响
三、“清静”思想对道教诗词创作的影响
四、“无为”思想对道教诗词创作的影响

第八章 道教善恶报应观与《道德经》
一、道教善恶报应观与《道德经》
二、余论

第九章 以《道德经》为根本的道教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和谐是宇宙万物的理想存在状态
二、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追求人自身的和谐
五、道教理想中的太平社会
总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