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章,作者试图发掘孔子思想的深层逻辑基础。通过对孔子思想基本范畴的深层话语分析,作者发现,对事物因果关系作明确的阐释是孔子言论中最主要的话语模式,其中所反映出的主体内容是当时社会交换的复杂情形。“德”“仁”“义”“信”等范畴,均以付出与获得的因果律为其语义基础,“忠”“恕”“直”“孝”等范畴,均以给予与回馈的平衡律为其语义基础。“德、礼、政、刑”的行政方略,无不遵守君子道德“施”与“报”对等的平衡原则。作者因此认为,人际传播过程中社会交换的规律,即付出与获得的因果律,“施”与“报”的平衡律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深层逻辑基础。孔子因而主张,君子基于传播效果的考虑,应该“博施”,即合“礼”地实行广博的施与;应该别“报”,即考虑他人施与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有等差地予以回报。
总括全书,作者突破了前辈学者仅以“仁”或“礼”作为孔子思想核心来讨论各基本范畴之间关系的习惯思路。转而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深入孔子思想各基本范畴的语义内部,将其中一以贯之的“施”“报”关系作为线索,发掘出孔子思想的深层逻辑基础。“施”“报”关系反映的是人际传播领域里的社会交换问题,我们理解其为孔子政治传播学的基石。本书之所以选择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孔子思想,其内在依据主要就在于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