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会处世首先会思维——“知”的含义
“不知”是至高的“知”
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特别欣赏孔子勇于承认“不知”的态度,认为承认自己不知,是一种知识上的诚实。曾经流传着一句近似于绕口令的话:“不知道才是真知道”,乍一看,这句话有点费解,可是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孔子,你就会发现,以“不知”为“知”,始终贯穿在孔子的思想之中。
《论语·子罕》中有孔子的一段自谦语:
子日:“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问题,我本一无所知,只能从他问的问题的首尾两头去盘问,才能得出答案,再尽量告诉他。”
孔子本来就是个多才多艺之人,但他依然能做到谦恭。而现在有的人刚取得一点成绩,或者看了几本书,就认为肚子里的墨水不少了,到处宣扬,目中空无一人,甚至敢班门弄斧。
亚里士多德就曾这么说过:“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自己比听众更无知的话——他画了大小两个圆后说道:我们的知识就好比这两个圆,所知越多圆越大,它的周长越大,其所接触到的无知的领域也就越广阔,自然也就越发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了。
然而,人性的弱点实在是太顽固,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谦虚是一种美德”,可是浮躁的本性,又会时时让我们头脑飘飘然。有时一些杰出的人物出会犯班门弄斧的错误,如清朝大才子毕秋帆,就做过这样的事。
……
展开
——[日]和过哲郎
古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
——傅佩荣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个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