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根沃土 常绿不凋——毛泽东公文的写作特色
毛泽东在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不仅为我们党和国家创立了伟大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和经济理论,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思想。他在公文方面的一系列论述及其丰富的实践,成为新中国公文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开《毛泽东选集》,可以看到命令、决定、指示、通知、决议、通报、总结、报告、声明、电信、布告、宣言等共有60多篇,再加上各种会议上的讲演、报告及调查报告,总计超过百篇。这一篇篇闪烁着革命光辉的文件,既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宝库,又是我们党和国家艺术殿堂里的珍品。这篇篇出自毛泽东之手的指导革命、推动建设、治国安邦的公文,更从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上多方面地体现出了毛泽东的公文学术思想。
毛泽东对公文学术思想的论述,比较集中的是在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新中国建立前后一个时期和1958年前后的一段时间。他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发表的《反对党八股》的著名演说,1948年1月7日为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951年2月1日经他提议并由他亲笔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及1958年1月11日至22日南宁会议上他拟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等,都充分表述了毛泽东公文的文风及其写作的原则、语言、文字、修辞等一系列的理论要求。
毛泽东的公文学术思想,不仅仅在于上面那些理论的提出,更重要的在于他为我们留下的那一篇篇既闪烁着革命思想的光辉,又放射着艺术光芒的公文杰作,这丰富厚重的写作实践与他博大精深的公文理论要求组成了毛泽东公文学术思想的全部。我国著名公文学家苗枫林先生将毛泽东的公文风格和公文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民族化”是毛泽东公文风格和公文理论的历史基石;“人民性”是毛泽东公文风格和公文理论的时代基石;“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毛泽东公文风格和公文理论的科学基石。
毛泽东公文的写作特色,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凡是读过毛泽东公文的人,没有人不认为他的语言表达是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专制主义者利于人民愚昧,我们则利于人民聪明”,这就是毛泽东公文的人民性。他所撰写的那一篇篇公文为我们树立了通俗易懂的榜样。刘少奇在《论党》一文中在概括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时,说他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并“用中国人民通俗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战斗武器。这一概括是相当恰切的。
毛泽东十分强调撰写公文要做到短小精悍。他在著名的演说《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中,毛泽东更严格地提出:“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②毛泽东把向全党所提的要求,充分体现在他自己所起草的许多文件中,下面试举几例来加以证明:(1)作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与闭幕词,两篇文件加起来只是3000字多一点;(2)有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作战指挥的电文,最长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不过2000字,而《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不足800字;(3)中央关于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两份文件,一份是指示,一份是通知,加起来只有700字多一点;(4)《关于健全党委制》这份决定,只有548个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