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的解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66147
  • 作      者:
    胡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胡潇,汉族,湖南湘潭人,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并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中心《管理世界》编委、湖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年鉴》编辑。辞政从学以来,怀着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在哲学园地躬耕不息,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l项,省、市级立项科研课题12项;独立出版《理想与现实的沉思》、《文化现象学》、《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思想哲学》、《文化的形上之思》、《缘道》、《意识的起源与结构))等学术著作9部,主编、合作出版《现代管理心理学纲要》、《城市环境艺术》、《当代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等著作8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文艺研究》、《社会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教育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刊物。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的解释》从探讨马克思的解释学思想出发,对其学说中的哲学观、辩证法、实践唯物论、唯物史观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原哲学的解释,同时依据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提出的大量新事实,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当代语境下的探讨和重新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解释学视域的马克思
    人们在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重新解读过程中,国外解释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发了学人的浓厚兴趣。而我国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实践,又再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置于需要把经典作家的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与时俱进地统一起来的“视域融合”运动中。国家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历史考证版陆续翻译出版,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版本订正和语义重读,又肯定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方兴未艾的解释学关注。大批学者采借国外解释学的思想方法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思想进行新的解读,“己见”迭出,“回到”、“走近”、“个性化研究”等话语不绝于耳,活跃了研究的思维和气氛。然而,到底何种解释更契合经典文本的意义或原作者的用心?则是一个期待中的问题。笔者想寻求马克思的意见,尝试着将他在浩繁的文献解释实践中提出的某些解释学原则、方法给予梳理,作为文本解读中的解读。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解释学视域的马克思
一  作者言说与读者理解之间的函变
二  理解的前提与前提的理解
三  文本为作者存在与为读者存在
四  文本意义的生产方式还原
五  逻辑事物的事物逻辑审视
六  语境的实践论诉求

第二章  恩格斯反思的科学昭告--生产方式辩证法元理论的审视
一  理论遗憾的特定语境
二  思想自省的认知启示

第三章  哲学观的探赜
一  哲学的反思与超验
二  哲学的缜密逻辑
三  哲学的理性执著
四  哲学的文化品格
1.精神生活的理性升华
2.人民智慧的精髓
3.时代的精神造化
4.文明的灵魂

第四章  实践唯物论的学理分析
一  “实践唯物论”发生学文化的必然性
二  关于“客体”的实践论解释
1.唯物主义诸形态的“唯物论”
2.实践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本质”
3.实践对于感性世界的基础意义与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4.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实践规定
三  关于“人”的实践论解释
1.人类发生学的实践追问
2.实践建构人的社会存在
四  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论解释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新思考
一  辩证法研究的式微
二  辩证法范畴体系建构论的回顾与断想
1.范畴体系建构论的思维轨迹
2.反思中的心悟
三  非线性系统理论对矛盾辩证法的补正
1.二元分析置疑
2.内外因理论的失语
3.个性与共性关系的审视
四  非线性系统理论对质量辩证法的参验
五  非线性系统理论对否定之否定辩证法的深化
六  面对非线性系统理论的辩证法范畴
1.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论
2.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理论
3.“决定论”
4.条件与根据关系的理论

第六章  生产方式自组织机制解析
一  “自组织”与“互组织”的一般描述
二  生产力的自组织
三  生产关系的自组织
1.生产关系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2.生产关系的自组织机理
3.生产关系自组织对于生产力的反规定性
4.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方式与功能
四  生产力的本性与主导地位
1.生产力发展的连续律
2.生产力发展的强变律
3.生产力发展的累进律
4.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律

第七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  剩余价值理论的原典阐释
二  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的争议
1.历史上的异议
2.当代的论争
3.焦点和派别
4.思想根源
5.学理的启示
三  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1.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问题
2.关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问题
3.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问题
四  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
1.分析社会主义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指南
3.指导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科学参照
4.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理论原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