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善潜水的极地动物--海豹 海豹生活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寒冷的海滨和巨大的浮冰上。海豹善于游泳和潜水,但它们并非是完全的水中动物,因为它们在必要的时候会返回陆地产下它们的幼崽。
上岸后的海豹不能行走,只能在海岸上爬行。它们凭借巨大的鼻孔,能够在水面上进行快速呼吸,吸取大量的氧气,这就使得它们在水下猎食或者逃避捕猎者时,可以长时间不露出水面。北极熊是海豹的天敌。每当海豹从冰洞中探出头来快速呼吸时,凶猛的北极熊便迅速用前肢将其头盖骨打碎,然后把它们拖出水面吃掉。可怜的海豹就这样成了北极熊的美食。
再生能力最强的环节动物--蚯蚓 蚯蚓的身体一般呈褐色,细长。圆柱形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头尾比较尖,除前两节外,其余体节上都长有刚毛。蚯蚓是耕耘土壤的“功臣”,它们凭借刚毛支撑身体伸缩运动,在土里钻来钻去,使土壤变得疏松,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蚯蚓喜欢温暖、湿润、阴暗的环境,喜欢安静。蚯蚓白天一般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生存,用皮肤吸收水中溶解的氧气,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在白天的雨后也常常能看到它们钻出地面来透气。蚯蚓吃腐烂的落叶、枯草、禽畜粪、人类生活垃圾等许多有机物质,因而具有处理有机废物、净化环境的作用。蚯蚓被切断后可以再生,甚至还能互相移植,这也是它们最神奇的生命现象,表现了蚯蚓极强的生命力。
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 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主要生活在中国境内,最长的差不多有两米。大鲵的头宽阔扁平,头顶上有两只绿豆似的小眼睛。嘴很宽,里边密密地长着锋利的小牙。
大鲵的身体和头一样宽而扁,尾巴侧面是扁的,末端是圆形的。大鲵全身光滑湿润,皮肤呈棕褐色,上面有很多各种形状的乌褐色斑,它借助躯干和尾巴的晃动前进。大鲵看上去像条鱼,却有4条肥短的腿,前肢有四指,后脚有五趾,有点蹼。大鲵喜欢生活在水温低、深潭较多的清澈溪流中,白天潜伏在岩洞、土穴中,夜里出来寻找食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啼哭声,因而被人们叫做娃娃鱼。大鲵生活在水温很低的山溪中,到了冬天,在无法抵御严寒时也会冬眠,每年由初冬到第二年春天,大约四五个月的时间卧在洞里不吃不动,新陈代谢变得非常缓慢。
最会变色的蜥蜴--避役 避役俗称变色龙,主要生活在非洲,特别是马达加斯加岛,亚洲和欧洲南部也有分布,多出现在热带雨林和大草原,山区也有。作为一种爬行动物,避役体长一般为17~ 25厘米,身体扁平,尾巴常蜷曲着,眼睛凸出,可以自由转动,就能看到不同方向的目标,舌头很长,有黏性,能伸出口外粘住飞虫。避役喜欢栖息在树上,用脚趾紧紧地抓住树干,尾巴可以缠绕。它们白天活动,主要捕食昆虫,也吃较小的动物,不过行动缓慢。
当外界的光线、温度发生改变或受到惊吓时,避役会变成绿色、黄色、米色或深棕色,常带浅色或深色斑点,这是因为避役的皮肤里有多种色素细胞,这些细胞由神经系统控制着,当细胞内的色素扩散或集中时,避役皮肤的颜色就会因此发生变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