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又称“粗笔”,与“工笔”对应。中国画技法名。“写”和书法的“写”意思相通,表示抒写、书写的意思,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态意趣的表达。写意便是通过简练放纵、极具变化的笔致来表达所要描绘对象的意态及个性的画法。写意画开始于唐代,伴随北宋文人画的昌盛而逐渐确立地位,并且不断完善。它与工笔画一同构成中国画的两大画法体系。写意画又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半工半写。现代史论家又认为写意应和写实相对,是着重于强调绘画内在精神的画法。
文人画
文人画也叫“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画。北宋时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标榜“文人之画”,他模仿佛教禅宗分南北宗的分法,把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两个宗派,文人士大夫的绘画称为南宗,以唐代王维为创始者,尊为南宗之祖。把工匠、院体绘画称为北宗,李昭道、李思训父子为开创者。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一般“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个人情趣和思想。文人画讲求笔墨情趣,不拘泥于形似,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对于绘画的作用。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