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从口入”有新解
“病从口入”是人们耳熟能详之词。在传染病流行之时,许多传染病不是经呼吸道传播便是经消化道传染;即使在平时,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拉肚子,也已成常识。所以,总结出一句“病从口入”来,以警世人,确实简洁明了。
随着传染病被控制,环境卫生改善,以往曾经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伤寒、霍乱等经口传染的传染病的发病率已经大幅下降,食物中毒甚至蛔虫症也已很少发生。然而,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则取而代之,开始“流行”起来。心脑血管病、癌症成了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面广量大。医院门庭若市,医生夜以继日,患者苦不堪言。痛定思痛,查查原因,发现现在的许多疾病竟然都是与生活行为相关,而生活行为之中又以吃为最重要。
人不能不吃东西,吃是人的本能,婴儿出世不用教他,便会吸吮妈妈的乳汁。岂止是人,所有哺乳动物皆是如此,若是不会吸吮,恐怕便“长不大”、便被淘汰。
人应该怎么吃?对于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人们并没有认真研究过,因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生产力有限,能够提供给人们的食品并不丰富,对于许多人来说,有吃的,就已经很好了,所谓“饥不择食”嘛。当然,也有吃到“朱门酒肉臭”的,也有提到“膏粱厚味,反伤脾胃”,或是“脑满肠肥,百病丛生”的。但是,那终究是极少数人的事,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食品极大地丰富起来,尽管在这个世界上仍有部分地区的人民,食不果腹、瘦骨嶙峋地等待着联合国救济总署派送的面粉,但也有不少地区至少部分人饮食已经过量。饮食过量又缺少体力活动,“收人大于支出”,由食物转化的能量大大过剩;过剩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内积存起来,于是形成肥胖。
“胖就胖点吧”,我们中国人历来并不太反感肥胖。因为几千年来能够胖起来的人,都是能够多吃少动的人,即所谓“有福之人”,所以便把肥胖称为“福相”。但是,如果胖到连路也走不动、楼也上不了,那就是病了,这病就是肥胖症。肥胖症也许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路走不动可以乘汽车,楼上不了可以用电梯。问题是人胖了就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也不正常了。血脂不正常就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的压力大,高血压病影响的也是血管。糖尿病呢?有人直言糖尿病就是血管病,它损伤了眼部的血管,导致视网膜发生病变;它影响了下肢的血管,足便坏疽;影响到心脏和脑的血管,便威胁人的生命。所以,肥胖成了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当然,脂肪代谢紊乱还有利于形成脂肪肝、胆结石和大肠癌,甚至连乳腺癌也多见于肥胖的妇女。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很可能与高脂肪饮食有关。肥胖导致体重增加,还是腰椎病、膝关节病乃至扁平足、跟骨骨刺的原因,因为体重大,这些承重的骨骼受不了了嘛。
说到吃,也还不只是吃得发胖带来一系列毛病的事。以前我国人民进食不新鲜的蔬菜多,这些不新鲜的蔬菜多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以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所以我国的食管癌、胃癌的发病率甚高。东南沿海一带气候温暖潮湿,粮食容易霉变,真菌之中有一种叫做黄曲霉的,它的毒素能引发肝癌。在一些沟水、塘水中,有藻类物质生长,有些藻类物质的毒素也是致癌、促癌物质,长年饮用这种不洁水的人,肝癌发生率高。我国南方鼻咽癌的发病率高,认为是与多吃咸鱼和鱼露有关。总而言之,癌症的病因与生活行为相关的十居其八,而生活行为之中,吃又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盐吃得太多对健康的影响很大,一是增加了高血压,二是增加了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都与此有关。
当然,“吃”还包括吃药,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毒性,用药不当也能致病。口服雌激素原是为了减轻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不料却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用龙胆泻肝丸减肥,却减出了肾脏病。“是药三分毒”,还真得当心。
吸烟,上海话叫做“吃香烟”。当然,不是把香烟像吃饭一样吞进肚子里去,但烟雾是经口吸人的。吸烟是引起许多癌症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已经十分明确,甚至有人估计全世界男人的癌症大约2/5与吸烟(或被动吸烟,即处在吸烟环境中,也吸人了烟雾)有关,妇女的癌症也有1/3与吸烟或是被动吸烟有关。吸烟不但与许多癌症有关,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吸烟本身就可以引发冠心病。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要高10倍。吸烟还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
“老慢支”、肺气肿等被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我国60%~70%是因吸烟而引起的。吸烟还会影响妇女的内分泌功能、男性精子的活力,影响生育能力。烟是经口吸人的,与吸烟相关的病,也可属于“病从口人”的范畴了。
所以,今日之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卫生改善,“病从口人”已经不仅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问题了。大量的被俗称为“富贵病”的病,其实也绝大多数是“病从口入”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