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实步。即虚步之反,最要之姿势,为腿弯不可伸直。如果不这样,则全身重量偏于骨骼之支撑,不但有形势不稳与变换不灵等弊病,且肌肉部分因此减少锻炼亦非生理所宜也。
(6)轻灵。《行功心解》:“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求轻灵之法,最重要者为一“慢”字。
(7)上下相随。即手动时,腰腿脚均宜随之而动,最忌自相牵掣,眼珠虽不必过于转动,眼神则不可不时时贯注。太极拳论:“其根在脚”《行功心解说》:“一动无有不动”,皆指此而言也。
(8)内外相合。此系指调息功夫而言,人之呼吸最与动作有关,故姿势之开合,当与呼吸之出入息息相通,方为合法。所谓呼吸者,非单指肺呼吸而言,须利用腹式呼吸法,方能尽其妙用。盖鼓荡丹田之气,本为修养精神之要诀。且与变换人体重心有密切之关系,尤为技击家之所必知。太极拳论“气宜鼓荡”及《行功心解》“以气运身”句皆指此而言。
(9)虚静。此为太极拳第三步工夫,乃太极拳最精微处,非稍有根抵者殊难领会。纯是用意不用力之功夫,当于无形中求也,虚静者,即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也。太极拳开式时日由静而动,收式时日由动而静,今则式式之中,处处皆当作由动而静,务使一切姿势,皆有动即是静,静即是动之意。故谓之动中求静。此种练法,与心理作用最有关系。
……
展开
——王宗岳述张三丰祖师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