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佛祖也育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28219
  • 作      者:
    (美)夏洛特·卡塞尔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焦虑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坏习惯?
  将自己未尽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
  你要培养的所谓“优秀孩子”,是你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
  优秀的父母懂得,如何指引孩子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教育他们该向哪里走。
展开
作者简介
  夏洛特·卡塞尔,哲学博士,资深心理治疗师,在佛教和心灵修炼领域深入研究30余年。她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著作包括《佛祖也成婚》、《佛祖也育儿》、《佛祖也纠结》、《殊途同归》、《女人、性与成瘾》、《心灵家园》等,内容涵盖人际关系、快乐、心灵疗愈和成瘾行为等,将精神与心理的多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她还组织过多个教育团体,是儿童依附治疗与培训协会的创始成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父母,我们喜欢为孩子设计一条成功之路,将那些代表成功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但同时也容易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投射到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孩子身上的各种毛病和问题。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佛祖也育儿:成功父母懂得情商比智商重要》从佛家和禅宗智慧出发,阐述了我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应遵循的基本理念,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医师,作者提出成功的父母懂得如何从情商方面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懂得如何从自身出发,找到所有问题的根源。书中涉及如何给孩子安全感、合理表达情绪、养成好习惯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方面面,既有育儿的智慧,又有可供借鉴的具体方法,可谓年轻父母的必读书。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是一部所有家长都值得一读的育儿佳作。作为一个西方的心理学家,作者将东方的佛家智慧融会贯通于子女教育的方方面面,告诉父母如何给自己一颗强大的心,如何给孩子一个健康、平和、快乐的性格。它让所有父母知道,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不占有,不评判,不用孩子的成败去衡量你对他们的爱。
  ——身心灵畅销书作家 张德芬
展开
精彩书摘
  你和孩子皆为各自“心头之爱”。铭记这一点虽然无法让你的父母生涯从此一帆风顺,但总会有所帮助。我愿意了解自己,如果你具备这样的父母心态,而不是竭力打造你心目中的完美儿童,你才会加深自己的自我认识。
  我们内心总有不为自己所知的一部分,而孩子却极为擅长将我们这一部分自己激发出来。有时候,我们会异常诧异地听到自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吹毛求疵或像父亲一样暴跳如雷。我们原本并不知道自己脾气会如此暴戾,会感觉如此无助。而另一方面,孩子们也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温馨、快乐和神奇超乎想象。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自己的局限之处。我们或喜,或悲,或怒,或惊,或赞同,或反对。就此而论,你可以更加机智巧妙地处事,而不是消极地顺势而为。
  如果你愿意面对内心涌起的各种情感——失望、沮丧、控制欲、耐心和恐惧,父母生涯会成为一次伟大的觉醒之旅。向自己起誓:我愿意了解自己内心的任何情感。
  孩子不是烦恼之源
  在与孩子相处时,你之所以会有挫败之感,是因为你对孩子行为的回应方式不当。若想将父母生涯变为一次心灵之旅,你便不能将自己的烦恼怪罪到孩子或其他人身上,而且你一时冲动想要威胁打骂孩子,也绝非别人的过错。你要扪心自问,我内心有何负面情绪?我在抗拒什么?反感什么?强求什么?注意自己的身体感觉和说话腔调。思考:什么样的情况你能应对自如?什么样的情况会令你失去思考能力?注意观察,然后向别人倾诉。
  你还要学会应对强烈情绪。例如,如果一个小孩在哭闹,多数人的本能反应都是烦躁不安,直到小孩安静下来。但其实你可以心平气和地抱起正在哭闹的小孩,安抚他,这样也能让自己放松下来。这样的话,你会作何选择?实际上,你应该扪心自问,我如此焦躁不安,是因为我对自己作何暗示?是因为我担心小孩会无休无止地哭闹下去,还是因为我自觉做错事而心虚?我在戒备、抗拒或挣扎什么?多思考这些问题,你对孩子的爱才不会忽隐忽现,而是会像一条河流一样,在你的父母生涯中,无论遭遇丛林、平原还是荆棘,都径自流淌下去。
  发育过程因人而异
  关于儿童何时开始爬行、走路、说话和学习才算得上“正常”的发育过程,众说纷纭。
  只有摆脱这样的想法——孩子现在还不应该走路、说话或猜谜,我们才能避免有条件的爱。所谓有条件的爱是指:只有当你按我的方式、我的时间安排来做事,我才喜欢你。这样的爱时常驱使父母向孩子施加压力,对他们威逼利诱,或是责骂怪罪他们,令他们内心愧疚不安或羞愧难堪。
  而我们真正需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却截然相反:即使我们意见时有分歧,即使有时你会对我大发雷霆,即使有时我会因你灰心丧气,你也永远是我的心头所爱。我的爱坚定不移、经久不变,与你的生活方式是否合我心意或者是否对我有所报答毫无干系。这才是无条件的爱。
  你戴了何种有色眼镜?
  为人父母之心灵历程的另一部分是,学会相信自己的观察,总结出最为适合你和孩子的方式。愿意的话,你可以把自己当作“亲子专家”:观察记录什么方法有效、什么方法无用。你可以参考书籍、参加培训或者同朋友交流,集思广益,但是最有指导价值的还是你自己的亲身经验。你要进行多番试验,细心观察如何才能顺畅彼此的合作、拉近双方感情和制造轻松氛围。
  我们都戴着各自的“有色眼镜”看待世界。这些“有色眼镜”部分来自基因遗传,但主要还是取决于童年经历。它们包括恐惧、担忧、偏执、刻板、无助、罪恶、耻辱和怨恨,也包括一些积极的信念,如人性本善、天道酬勤和心有所爱。它们也许会暗示你,想要为人接纳,就要始终笑脸相迎或一味忍让,抑或是想要获得赞赏,就要百般遮掩自己的过错。
  你所戴的有色眼镜会影响你对孩子的感受,继而影响到他们对于世界的感受。例如,如果父母总是向孩子暗示,小孩子总是麻烦不断,那孩子很容易会自觉无人喜欢,或者认为自己是没人要的小孩。用消极悲观的有色眼镜看孩子,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知。通常,这种影响会深植于心并且左右孩子的情感冲动和人生抉择。实际上,几乎所有瘾君子都有十分消极的自我认识,这种自我认知令他们痛不欲生、无处遁形。
  所幸积极乐观的有色眼镜会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我的采访中,成功的父母都会这样说:孩子们真棒;我们真是上天眷顾;我们真的喜欢孩子们;虽然我们之间也有过不愉快,但我们一直明白自己深爱着他们。试想一下,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想法和信念所散发的力量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灌输进他们的身心之中!我的爸爸妈妈真心喜爱我,他们觉得我是上天的恩赐,他们希望了解我。你以这样的有色眼镜看待孩子,他们才能传承你的信念。
  如果你三番四次地对孩子说:小心点!碰到麻烦要给我打电话,你便戴上了多虑的有色眼镜。你的多虑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内心情感状态,影响他们对于世界的感受。谈及这一点,人们总会颇有微词,坚信父母担心孩子乃是天经地义。也许这样说更确切:“我带着多虑的有色眼镜,所以总是杞人忧天。”面对同样的事情,别人可能会毫不挂念。
  明辨现实
  你知道自己带着何种有色眼镜看孩子吗?它是否影响到了你对孩子的看法和你们之间的关系?佛家思想中有一条便是要明辨现实。一旦你知道自己戴着何种有色眼镜,或者倾向于戴何种有色眼镜,你便可扪心自问,你的想法有何现实依据?例如,如果你总是忧心忡忡,你可以问自己,发生危险的确凿可能性有多少?有多少十一岁的小孩真的在上学路上、公车上或者电影院里遭到绑架?有多少小孩真的在游泳课上溺水而死?
  总是担心子虚乌有的事情却忽视真正需要关切的事物是人类的通病。因此,你下一步要做的事,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真正关系重大、需要关心的事物上来。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总是被父母忽视、责骂或是严加管教,这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饮食中含有过多的糖分和咖啡因会对孩子有什么坏处?鸡肉或是其他肉类中含有的抗生素和荷尔蒙激素会不会对他们有害?暴力电影会有害吗?那些胸大无脑的广告女郎呢?与其毫无意义地杞人忧天,还不如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和公园,让他们身处积极健康的环境,锻炼身心。
  越少担心越好。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然后付诸行动。让孩子多做一些健康无害的事,帮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和承担责任。
  ……
展开
目录
序言 再见,珍娜
前言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第一章 为人父母:那些佛祖告诉你的事
第二章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第三章 做父母前的心理准备
第四章 情感依恋:孩子对你的依赖超乎想象
第五章 真正的爱:不占有,不操纵
第六章 谁的需要:父母的面子与孩子的人生
第七章 情商教育:教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第八章 潜能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冒险精神
第九章 尊重孩子:用心倾听与爱的表达
第十章 情绪管理: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和冲动
第十一章 顺其自然:让孩子遵循自己的天性
第十二章 学习成绩: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第十三章 性教育:坦诚沟通
第十四章 数字时代: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
第十五章 理财教育: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
第十六章 好好吃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十七章 优秀父母的品质
第十八章 内心的和平:热爱生活的孩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