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6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女子学院的一个考场里,有一个19岁的少女,她是一位盲人,而且又是聋哑人。她在人学考试中,只用了9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德语、法语、拉丁语和其他课程的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大学生。
想顺利通过同样的考试,即使是一个身体健全的人,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何况是一位又聋又哑的盲人少女呢!在许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
在小海伦一岁半的时候,她患上了一种名叫“猩红热”的疾病,结果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小姑娘。小海伦的父母看到女儿无法用语言与人交流,就为她请来了一位有经验的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小姐。
沙利文小姐是一位教过聋哑孩子的家庭教师,即使她有教聋哑孩子的经验,起初她与小海伦进行交流和教她识字,也是非常困难的。沙利文小姐来后不久,送给小海伦一个布娃娃。小海伦抚摸着布娃娃很高兴,沙利文小姐便在海伦的手心写上“娃娃”这个单词,并读“娃娃,娃娃”。小海伦看不见又听不到,她起初不明白“娃娃”是什么意思,沙利文小姐就一遍一遍耐心地教她,小海伦终于慢慢明白了。小海伦就是这样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掌握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单词。
后来,在聋哑学校里,校长富勒女士亲自教小海伦学发音。她让小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来感觉舌头和嘴部肌肉的变化规律,并一遍又一遍地教她模仿发音。小海伦每天坚持练习,终于学会了用嘴巴说话,用手指 “听”话。
此后,小海伦开始用惊人的毅力,学习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老师讲课时,沙利文小姐把内容拼写在小海伦的手上。小海伦明白了之后,靠记忆去理解学过的课文,再用凸写器做作业。她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了代数、几何、物理等课程,还用打字机写文章和翻译作品。
海伦以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她上大学二年级时,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生活的故事》。小说发表后,受到马克·吐温等作家的赞赏,被誉为“世界文学的杰作”。从此,海伦笔耕不辍,一生共出版了14部著作,成为著名作家。
1924年的一天,在美国纽约布朗克斯的一条人行道上,坐着一个黑头发的3岁女孩,无论她的母亲怎样哄她,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说:“不!我要走新路回去!”围观的人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母亲要带女孩顺着原路回家,可是,这个倔强的小女孩非坚持走她选择的一条新路不可。最终,母亲妥协了。
时隔53年后,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的这个小姑娘站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讲坛上,领取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她就是著名的女科学家罗莎琳 ·苏斯曼·雅洛。
1921年7月19日,罗莎琳出生在纽约布朗克斯的一个中下层犹太人家庭。她17岁那年阅读了《居里夫人传》,于是她对自己说:“居里夫人是我的榜样!”从此她便认定,居里夫人的路,就是自己要走的路。她的这一想法,在周围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罗莎琳高中毕业时,母亲希望她当小学教师;她大学毕业时,父亲希望她去当中学教师。但是,罗莎琳说: “居里夫人也是女人,她做出了许多男人做不到的事情,我相信自己也能像她那样度过一生。”而且,罗莎琳还保证:自己不仅要成为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大科学家,也要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然而,通往科学殿堂的路上布满了荆棘,因为罗莎琳是犹太人,又是一个女人,她当时很难获得研究院的津贴。罗莎琳对自己说:“犹太女人一定要当上科学家!”历尽艰难后,1941年,20岁的罗莎琳从亨特女子学院取得物理学与化学学士学位。这时,伊利诺斯大学的罗伯特·佩托恩教授破例收她当一名助教,并让她管理一个光学实验室。
从1972—1976年,罗莎琳先后荣获12项医学研究奖。1977年,她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最终实现了她的诺言,不仅成为著名的女科学家,而且还是有名的贤妻良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