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601695
  • 作      者:
    董鑑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画报出版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称职父母育才基本功
    会夸——坚持积极正面教育
    会管——坚持引导启发教育
    会放——坚持自强自立教育
    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三招
    亿万中国父母急需的实用家庭教育学
展开
作者简介
    董鑑沅,78岁,大学本科毕业,新中国第一代专业教育工作者,从教五十多年。曾在北京多所中学任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主任、校长等职,并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优秀高级教师。曾任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研员、中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理事,系我国最早提出挫折教育的专业人士,也是“家庭教育学”理论的首倡者。
    董老一生坚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好学生,用鼓励的目光看待中等生,用关怀的目光期待后进生”,并因此收获了大量成功育才案例,深得家长的信任、学生的信服以及同仁们的赞誉,堪称德艺双馨的老教育家!五十多年一路走来,董老桃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教育孩子是个时谈时新的话题,在没有遇到棘手的问题之前,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胸有成竹,可是一遇到问题就罔顾不暇了。做父母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可惜大部分父母未经任何培训就上岗了。
    教育是面对活生生的人,没有任何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父母的教育水平决定孩子的一生。
展开
精彩书摘
    1.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因素
    一个孩子能否成才,是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的。概括起来说,这些基本条件至少有六个方面:第一是健康,第二是智慧(也就是智能),第三是性格,第四是知识,第五是创造力,第六是品质素养。
    而这些成才的基本条件,虽然或多或少会有些遗传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靠后天的培养而成的。据科学家研究结果,一个人的成长,各种遗传的因素不会超过20%,另外的80%是靠后天培养形成的。
    千百年来,人们对人性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得出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有的认为是人性本善,有的认为是人性本恶,有的认为是人性本无……但不管怎么说,也不管谁是谁非,这个“本”,其实只能代表先天,而孩子后天的发展,是由后天的各种因素决定的。那么,对孩子后天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什么呢?不言而喻,当然是教育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人性本善,那么教育可以让孩子不会变恶;如果人性本恶,那么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向善;如果人性本无,那么教育可以让孩子明白是非,认清善恶……当然,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从小的细节来讲,教育可以让孩子增长智慧,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使孩子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事实上,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属性。当然,主观和客观的作用也是相互影响的。随着孩子逐渐成长起来,主观的认识往往会起着主导他们行为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主观认识的产生和形成,是离不开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塑造的。比如,从家庭环境来说,有的家庭比较富有,有的家庭比较贫穷;有的家庭是书香门第,有的家庭是工人、农民之家……这些家庭的条件和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孩子的成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各国有各国的语言文化,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和习惯,所以不同家庭、民族、国家的环境,都会给孩子的成长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会形成、造就孩子各方面相同的生活习惯,例如卫生习惯、衣着习惯等。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在同一个家庭中成长的兄弟和姐妹,虽然家庭的大环境是一样的,但有可能父母对待每个孩子的态度不同,或者每个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接触的人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也不同。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以外,他还会接触不同的同学、邻居、亲戚、朋友……而这些人又都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因此,同样的家庭环境,依然会造就不同的孩子。例如: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有的孩子比较调皮、有的孩子比较老实、有的孩子比较勤奋、有的孩子多才多艺,等等。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都可以通过教育,让他走上成才之路。事实上,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而这一点,我国教育事业的祖师爷--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他那“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方法,更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研究和借鉴。
    2.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
    潜能,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大脑里潜在的、不易被发现的能力,潜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潜能,只不过这些潜能还在沉睡,还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了解。只有及时发现孩子的潜能,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开发出他的天才思维,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大片森林里,生活着很多的动物,狮子是这里的百兽之王,其他动物都对它十分敬畏,因为害怕被它吃掉,所以,都躲得远远的,就连在树上的小鸟见到它也十分害怕。有一天,狮子突然对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放言,说要把小鸟吃掉。小鸟听到后非常恐慌,当它看到狮子走过来时,便惊恐地、不顾一切地拼命向高空飞去。小鸟一边飞,一边回头看狮子是否已经追到自己,结果却发现,狮子除了扯着嗓子、昂着头朝天空吼叫,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看着那只恼羞成怒,却又无能为力的狮子,小鸟终于松了一口气,它高兴地笑了,在天空中欢快地盘旋着,欢呼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上苍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在能力和长处。就像小鸟,虽然渺小,却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让动物之王--狮子也奈何不了它。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去了解孩子的潜能呢?
    首先,父母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现代著名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可分为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个方面。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潜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孩子进行适当教育和引导,促进孩子各种潜能的发展。
    其次,父母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进行盲目的比较。只有不断地找出孩子的闪光点,才能真正发现和了解孩子的潜能。如果孩子经常面对父母的批评和训斥,他的大脑长期就会处于禁闭状态,他的潜能自然也就会处于沉睡状态中。如果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赞赏和肯定,他的大脑就会处于开放和放松状态,这样,孩子的大脑就会变得非常敏捷,埋藏在孩子大脑中的潜能也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再次,父母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那就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储备的阶段,只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对于孩子潜能的开发,则更是如此。孩子也必须经过一定的积累与储备,他的潜能才能够慢慢地被开发出来,而并非一蹴而就。所以,在教育、培养、训练、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父母具备一定的耐心和亲和力,和孩子一起去体验和领会成长过程的快乐。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神奇的,只要孩子的潜能之灯被点亮,就会产生无穷的威力,照耀孩子前进的路,陪伴孩子迈向成功。
展开
目录
1.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因素
2.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
3.孩子的智力是可以开发的
4.孩子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
5.塑造孩子完美的性格
6.给孩子创造一个营造智力的环境
7.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8.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9.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10.如何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11.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2.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4.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15.细节决定孩子的健康
16.如何在意外事故中保证孩子的安全
17.孩子在外面遭到劫持或者威胁怎么办
18.孩子上小学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19.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
20.如何帮助孩子安排好假期生活
21.如何看待孩子玩电子游戏
22.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23.理智看待各种培训班
24.警惕那些培训陷阱
25.怎样看待请“家教”
26.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上超智少儿班
27.谨慎看待IQ测试
28.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29.如何看待和处理孩子犯错
30.如何处理孩子转学与休学的问题
31.杜绝“假学”“假会”
32.考试的目的
33.考试失利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34.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35.帮助孩子总结出适合的学习方法
36.挫折教育是必修课
37.展开孩子想象的翅膀
38.尊重孩子的人格
39.支持孩子的兴趣
40.一定要送孩子出国吗?
41.学会赏识你的孩子
42.孩子偏科了怎么办
43.当孩子早恋时
44.当高考来临时
45.如何帮助孩子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
46.哪些孩子适合复读
47.这样奖励才有效
48.如何对孩子因材施教
49.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
50.不要给孩子戴上“紧箍咒”
51.不要随意责备孩子的“破坏”行为
52.变“你去做”为“我想做”
53.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54.代沟是如何产生的
55.溺爱不是爱
56.如何防止孩子成为“啃老族”
57.学会“穷养”孩子
58.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子女
59.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注重平等与民主
60.让孩子正确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