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
《新课程标准》公布后,面对新理念、新教材、大容量,很多课堂“教与学”的状况处于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扎实备课,学生迟钝接收,教与学的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教育来说,地不分南北,学校不分大小,学校校长应学学那位画家“画短为长”,塑造好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勾勒出学校的精神,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使命。
管理一所学校,是需要智慧的。任何一所学校要想打出品牌就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体现出学校的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不断开拓、创新、进取。钟启泉教授有一段话,就新课程实施的情况来看,新课程与现实状况之间并非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一些自身并不具备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甚至在这些方面匮乏的地方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业已具备各项优势和条件的地方反而距课程改革的要求甚远。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一,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程度和接受程度不一。因此,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忽略或淡化主观因素,一味抱怨现实距理想太遥远,只会使新课程的推进举步维艰。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效地弥补了多媒体设备的欠缺,比较适合用于农村学校。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教师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其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学案导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根据学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每份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目的。
教育延伸
通过几年的努力,符合我校校情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结构初步形成。我校巩固率、一次性毕业率、合格率、升学率等跃居全区前列,受到蔡甸区教育局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案导学法的成功点是什么?
“学案”是学生自学的蓝本,是教与学双边关系的桥梁。它包含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学的内容、步骤,当堂训练的习题等。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的自学,把握动向、答疑解难、整合新知。
可以看出,我们的总体原则是:学生学中练,练中学,问中学,学中问,全员动起来;教师组织教学,适时点评,引导整合。教师在每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可超过15分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探讨。
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备受社会、舆论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教育教学质量。很多成功的经验已经证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学案导学法的介入,的确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案导学法的合理性在哪里?
过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是什么?人们一般都认为,有了充裕的时间保证、有了老师的反复讲解、有了学生的重复训练,教学质量就会上去。这样做的结果确实是使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但这样的学生,升到高一级学校后,备受诟病。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后劲,势如强弩之末。这种方法还有更令人头痛的负面效应——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俱身心疲惫,虽确保了少数的所谓的尖子生,但放弃了大多数学生,更有部分学困生被遗忘到了角落。很显然,这样做是与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的。
我校坚持素质教育这个大方向,然后确立自己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人人愿学、会学,教师的教是为了教会学生学。
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强调只有全体学生都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角,这节课才是成功的课。
学案导学法中教师的定位:
如果说一节课如同一部交响乐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这部交响乐的指挥。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是把握课堂节奏、课堂进程、课堂指向。
1。教师是实施“学案”的组织者。“学案”是学生自学、教师教学的一把钥匙,“学案”与学生见面后,教师应首先组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由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学生自学的方式,教师也要作出安排,如有时候让学生个人自学、有时候让学生分小组研究自学、有时候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学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课堂纪律和效益。
2。教师是课堂进程的点拨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运用好单位时间,确保全班进程一致。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把握每位学生、每个小组的进度,适当提示,让全体学生紧张起来、动起来。
3。教师是学习效果的点评者。每节课的新知识,学生都是靠自学主动获得,而不是靠教师讲授被动获得。学生在自学中,在对新知识的理解中必然会有阻滞和误差,教师这时候就要帮学生排除阻滞、纠正误差。排除和纠正的方法是点评。点评,不是教师将新知识和盘托出,而是通过点拨,解疑排难,让学生自己消化理解。教师的点评要把握好几个节点: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中的分别点评,也就是针对不同的群体(个人)作不同的点评;对倾向性问题的点评,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自学结束后,进行的归纳性点评。所有的点评,教师都不能越俎代庖,点评的目的是启发、激励。
4。教师是学习小结的评议者。学生自学的所有环节完成后,是全班整合知识的时间,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有人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看出,实现这一切的关键是校长对学校教育远景规划的认识,或可说成是校长对“看什么”“听什么”和“到什么地方去”的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只有从理论上提高、武装教师队伍,不断改进课堂结构,才能使其更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校长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才能办成质量高、有特色、品位高的学校。
(涂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