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德育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结合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做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社会生活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不免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脱离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2.学校教育场所简单,教育手段单一、滞后,缺乏吸引力
填鸭式德育教学导致了知识的单向性传递,不利于形成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一些空洞、抽象的理论,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毫无兴趣,甚至将课堂当成了自习课、休息时间。德育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这是造成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面向2l世纪,学校德育必须在原有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上做出适时的更新,才能在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学生心理问题重视不够
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又面临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帮助中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咨询服务方式较为单一。虽然学校成立有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询室,但是不少学生对外界有较大戒心以及自身害羞心理,不愿意选择面对面咨询。即使选择面对面咨询,也难以真正打开心扉,使咨询效果大打折扣。(2)特定时间的局限性。不少学校规定心理教研室或心理咨询室开放日,学生不能随时进行求助,不利于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引导。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