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19684
  • 作      者:
    谈松华,王建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谈松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1985年以来,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主要论著有:《上海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88)《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现状及展望》(1990)、(《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1996)、《走向2l世纪的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97)、《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2003)等及上百篇学术论文。自1988年参加国务院教育工作研讨小组以来,先后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O一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工作。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是谈松华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我国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和实验研究”的成果。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变迁,一个国家及其内部区域的发展模式都深深植根于并被时间、空间及文化所选就,《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提供了一种对于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的重要解释。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我国知识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县域教育变革的历程,以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初始条件、具体道路和运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明确了国家和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发生机制及主要的经验教训,说明追求教育的现代性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共同期盼,不一定要追随哪个国家或地区现成的模式,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多种模式的必然性。教育现代化理论作为现代化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尝试运用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社会视角和分析方法,揭示作为历史事实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区域性特征,透出历史研究的深度和社会研究的广度。
展开
精彩书摘
    以上所讨论的均是国家层面或中央政府的职能范围与力量强度,及其在教育领域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机制。实际上,地方政府的能力与此相比是大同小异。我国政体属于单一制国家,总体上属于强势政府,资源高度集中在政府手里,市场和民间社会力量相对较弱,但具体到各地区,因地区传统、发展阶段、生活方式和收入分配情况的不同方式而略有差异。如果采用史晋川等人关于政府类型的说法,顺德、徐汇和昆山的地方政府属于“合作型政府”,政府在发展布局和资源动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充分激发民间力量的潜能,实现“官推”与“民助”的有机结合。椒江则属于“互助型政府”,管理模式和支持发展模式倾向于强调市场和民间的力量,民间通过寻求政府支持、与政府合作来推进其有利于发展的制度变革,共享制度变革收益(参见表5)。实际上,每个地区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关键是政府和市场要明确作用的边界,并且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互补作用。比如顺德和昆山的现代化进程均是在当地政府领导的强势推动下启动的,政府首先承担起发展型政府的角色,通过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生活环境,使其成为资本、人才、技术的集聚区,在实现经济起飞后,并没有简单地弱化政府职能,而是强调了两个转型:一是从“强势政府”向“强势制度”转型,政府的职能从“主角”变成了“导演、监制、保护人”,从包揽一切具体事务更多地变成了选择战略、制定规划、监督协调和服务保障,尽可能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强大的体制机制的力量引导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二是政府从经济人身份向公共服务者转变,加强社会管理,利用社区合作传统发展包括教育、健康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增加社区公共福祉。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策略上,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形成县、镇乃至村“上下联动”的县域整体发展机制,形成县级、乡镇和学校层面教育现代化的关联结构。在椒江,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级政府、企业法人、普通居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资入股,广泛筹集民间资本发展教育,政府部门主导介入市场运作,政府与偏好向政府寻租的微观主体在制度变革中通过“串谋”分享制度租金而携手共同成为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从严格意义上说,椒江的“教育股份制”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创新,只是一种以集资为手段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发展策略,存在着产权和利益关系不规范、不清晰,公权进入私人领域,利用公权进行不公平竞争的寻租现象。这说明了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变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只有通过渐进的、不是非常完善和规范的制度选择,先促进教育的一定发展,再推动制度变迁,呈现出教育发展和制度创新的交替演进。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当代图景
第二节 课题立意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全书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模式多元性的理论探源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理论
第二节 多元现代性理论与现代化模式
第三节 教育变革(改革)理论

第二章 区域教育现代化模式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区域教育现代化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区域教育现代化模式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与莱茵模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
第一节 美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与道路
第二节 德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与道路
第三节 美国与德国教育现代化模式比较

第四章 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韩国模式和巴西模式
第一节 韩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与道路
第二节 巴西教育现代化进程与道路
第三节 东亚与拉美教育现代化模式比较

第五章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教育现代化模式
第一节 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和道路(1949~2008)
第二节 印度教育现代化进程和道路(1947~2008)
第三节 中国和印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

第六章 知识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徐汇模式
第一节 徐汇经济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徐汇区创建区域性现代化基础教育新体系的教育改革

第七章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顺德模式
第一节 顺德经济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1978~2008)
第二节 顺德经济与教育互进型发展模式

第八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昆山模式
第一节 昆山经济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昆山城市化道路与区域性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模式

第九章 市场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椒江模式
第一节 椒江经济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椒江多元化办学体制与教育制度创新

第十章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康定模式
第一节 康定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康定县实施远程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能力
结语问题讨论
第一节 影响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的若干因素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模式及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