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前半叶宪政“中国化”的文化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0505
  • 作      者:
    施建兴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施建兴,1969年生,福建永春县人,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法律硕士,现为武夷学院副教授。在《学术交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广西大学学报》《广西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校级项目两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政思想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前半叶宪政“中国化”的文化探索》以宪政“中国化”的文化探索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了20世纪前半叶梁启超、张君劢、胡适、梁漱溟、陈序经、孙中山和毛泽东等人在回应现代性的挑战中,对推展宪政“中国化”命题的不同思考和探索,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或局限性,并以不同方式表达了现代性成长与乌托邦诉求之间的关系,向世人呈现了中国近代以来具有强烈公共情怀的新知识群体对宪政的信仰与追求,以及他们坚持一生为宪政“中国化”上下求索的执著精神。
展开
精彩书摘
    从《论公德》到《论私德》,大体反映了梁启超所要构筑的与宪政中国相适应的“新民德”,是要在继承和弘扬“私德”的文化传统前提上,大力提倡和培养国民所欠缺的“公德”精神。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要:“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①梁启超所提倡的“公德”,实际上是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共和”精神的伦理德性表达,其意在使共同体成员获得了内聚力和向心力,所谓的“私德”则使共同体产生了秩序,二者共同构成了宪政理念的核心,在宪政实践上具体展开为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在他的庞大而深邃的“新民”思想体系里,置于宪政共同体下的“公德”与“私德”始终是处于互动的、和谐的关系。
    梁启超《新民说》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恰似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问题的启蒙序幕。它不仅为实现国民之新品格指出了一条路径,而且为新时代道德秩序的重建提供了理论参考。梁启超的“国民德性重塑论”也深深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包括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人在内的先进知识分子。一个突出例子是,青少年时期就深受震憾和影响的五四时期著名文化大师胡适先生曾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新民说》的最大贡献在于指出中国民族缺乏西洋民族的许多美德”,“《新民说》诸篇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并认为梁氏所提“新民”的意义,是要改造古老的中国,“把这老大的病夫民族改造成一个新鲜活泼的民族”。②又如,陈独秀的思想言论也明显具有梁启超思想的痕迹,他说:“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
展开
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探索宪政“中国化”问题的文化前驱
一、梁启超对宪政概念和内涵的介绍诠释
二、梁启超对宪政“中国化”的文化探索
三、宪政框架与国民德性的现代重构

第二章 文化中道:传统和现代性之间的价值考量
一、密尔政治理论对张君劢宪政思想的影响及其限度
二、《魏玛宪法》及其制宪经验的启示
三、自由与权力之间:对立宪价值的“中道”探索
四、以个人“精神自由”为基础的民族文化之建构

第三章 “充分西化”:宪政“中国化”的另种文化选择
一、留美教育对胡适宪政思想形成的影响
二、“充分西化”和对文化传统资源的宪政意义之探寻
二、宪政“中国化”何以可能

第四章 “势”和“理”:中国宪政之道的范式反思
一、梁漱溟对宪政本质的理论阐释
二、“救急仙方”还是“最后成果”:对中国“宪政问题的理性反思”
三、筚路蓝缕:中国宪政之道的范式思考及其实践探索

第五章 “全盘西化”:宪政“中国化”的“反动”
一、“全盘西化”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
二、“全盘西化”的诉求旨趣:对个人主义的倡导
三、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批判和解构

第六章 宪政“中国化”的理论旨趣(一):孙中山的探索方案
一、“取法乎上”的乌托邦理念
二、中西璧合的探索方案及其缺陷
三、离合之间:宪政民主框架内的政党

第七章 宪政“中国化”的理论旨趣(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及实践
一、对宪政的内涵及其本质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二、对民族独立和民主追求之间张力关系的辩证认识
三、“人民民主”的立宪观念及其实践展开
四、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局限
……
第八章 宪政“中国化”探索中的价值选择及其范式转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