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优秀博士论文文库·新闻误解:论新闻文本间距》从文化研究的立场出发,以建国六十年特别是近年来的新闻误解为观察对象,以文本解释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和面对面访谈等方法对新闻误解现象进行研究。
本书超越功能主义追寻传播精准的思路,探讨意义在新闻传播流程中的变化,建构了一个解释新闻理解(包括正解和误解)的新闻文本间距理论框架。认为新闻文本间距形成的基础在于新闻文本独立。新闻文本间距就是新闻文本与各传播因素之间的意义间隔。对传播而言,有间距才有传播,新闻文本间距既是传播各要素联系的空间,又是意义变化的场域。新闻传播语境是形成新闻文本间距的条件,语境差异形成不同间距、语境共通促成意义在间距间流动,语境变化则使间距变化。新闻文本间距的功能在于为新闻理解提供解释条件,新闻正解和误解都发生于此。
本书指出新闻正解促进文化认同,而新闻误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表征,具有文化建构功能,可以产生新文化。
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研究员 宋小卫
论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
一、建构了新闻文本间距的理论框架,这在该研究领域是一个突破。
二、借鉴解释学理论研究新闻文本间距,在研究方法上是一种创新。
三、将新闻误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社会差异,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具有创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郑保卫
论文作者借鉴保罗·利科的“间距”概念,建立了自身的“新闻文本间距”理论,并据此来解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新闻误解现象。在理论建构中,作者独具匠心,抽象思维能力出色,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这在本专业博士论文中是不多见的,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开创精神和理论突破。
——北外国语大学教授 展江
论文主要以利科的解释间距理论为工具,通过文化,文本分析以及访谈等具体方珐,建构了具有定新意的新闻文本间距解释框架,为说明新闻解读中的理解现象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新闻传播实践亦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杨保军
论文选题富有新意,分析角度也比较新颖,理论功底比较扎实,篇章结构合理,逻辑关系顺畅。特别是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与新闻实践展开论述,小做泛泛的凿空之论,而且涉及的领域与问题比较广泛,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学风,基本观点可以成立,并有启发性,对学界与业界均有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