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流民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9558
  • 作      者:
    池子华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池子华,男,生于1961年8月,安徽涡阳县人。1981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毕业,留校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1991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教授、方之光教授治中国近现代史。1994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12月任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1996年7任河北大学教授,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中国近现代史、人口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双重导师”),河北省职称评审委员,河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2001年9月至今,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著作有《中国近代流民》(获河北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贰等奖)、《曾国藩传》、《幻灭与觉醒》、《张乐行评传》(在安徽举行首发式,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贰等奖)、《晚清梟雄苗沛霖》、《中国流民史:近代卷》(获安徽省图书奖)、《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红十字与近代中国》(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贰等奖)、《百年红十字》(第一作者)等,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要业绩录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辞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流民古往今来有之,《流民史话》叙说的是近代中国的流民问题。书中从流民的产生谈起,谈到了流民现象形成的原因、流民的流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在近代流民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通过《流民史话》作者池子华智慧而富有逻辑性的论述,我们感觉到近代的流民问题,不仅和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紧密相连,而且和近代腐败的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流民问题的真正解决只能依靠工业化,彻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型,这一点对当代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无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历史上大小规模的战乱数百次,每次战乱莫不把无数无奈之民强行推向无所依归的无极之路。
  流民流离失所,就他们空间运动的方向而言,主要采取以中原为中心的波浪式离心运动,中原文化因而得以扩散。同时,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进犯中原,如两晋、南北朝、宋元时期压迫汉民族渡江南下,因此流民迁徙表现出“北进南退”的特点。这些无奈之民,有的在饱尝流离之苦后返归原乡,有的则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一是成为“流庸”,即远离家乡为人耕作,他们又被称为“客户”。一是流向边远地区种山垦殖,如明代荆襄地区,界连数省,川陵蔓延。山林深险,土地肥沃,曾吸引四川、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大批流民进入该地区。一是沦为无业游民,寄生社会,扰乱社会,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安定的因素之一。一是“亡逃山林”,转化为与官府对抗的力量。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暴动不绝如缕,差不多都与流民经常的大量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
  流民问题是困扰古代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流民问题的严重程度历来是世之盛衰的一杆标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要使王朝长治久安,必须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之“安居”“乐业”,维持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必要联系。一旦联系中断,农民丧失了土地,不仅使朝廷赋役无着,而且大量流民势必走上“啸聚山林”、“铤而走险”的道路,成为王朝更迭的重要力量。为了维持封建统治,历代统治者均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进行调节、控制。其中,行之数世的均田制即由此而兴。
  还在西汉哀帝时,有人就提出“限田”主张,以限制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虽然切中时弊,但因遭到贵族官僚的反对而未得实行。北魏建立后,针对豪强地主肆意霸占田产、农民困饥流散的时弊,大臣李安世上奏魏高祖,建议施行“均田制”,计口授田,平均分配。这个建议得到朝廷的首肯和支持。北魏均田制的内容主要有: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受露田20亩,露田年满70还给官府,桑田永为世业;土质不宜种桑的地方,男子给麻田10亩,妇女减半;露田不得买卖;土地不足之处,居民可以向空荒处迁移,力所能及借用封建国家的土地,但不许从赋役重处迁往赋役轻处。均田行数世,著有成效,唐朝极盛一时,与均田制的推行极有关系。
  除均田限田而外,重农抑商、迁徙富豪、法定平分遗产等,也都着眼于农民与土地的结合,以期长治久安。一当流民问题严重化,特别是王朝更替之际和灾乱之时,统治者无不把“安置流民”,招诱流民“复业”——让流民重新回到土地上作为施政的要项。宋元明清各代,有很多这类“复业”之令。
  ……
展开
目录
一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1.流民种种
2.哀哉,中国古代流民
3.近代“恒河之沙”
二  为什么流亡
1.社会的转型
2.生产条件的恶化
3.土匪、军队和饥馑
4.习惯成自然
三  流向何方
1.从农村到城市
2.走不出的黄土地
3.江南行
4.漂洋过海
四  无奈的选择
1.乞丐漂流记
2.“跑东洋”
3.当兵吃粮
4.千百成群的盐贩子
五  多元复杂的影响
1.流民进城的是是非非
2.“逃脱农村”的弊与利
3.相煎何太急——“湖田案”纪实
4.流民与“盗匪世界”
六  调节与控制
1.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推广“工艺”
2.土地!土地!
3.农村工业化之梦
4.重工派的理想
结语:生活的曙光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