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1.201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20455
  • 作      者:
    艾书琴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1)》从人民生活、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阶层、社会舆论、社会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治安、人口与环境等诸多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热点、焦点问题。书中围绕回顾“十一五”与展望“十二五”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态势,提出2010年及“十二五”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生育关怀行动”以自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元素,增强了黑龙江省的文化软实力。这项活动不可替代的功能及其良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第一,扶弱济贫解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三年多来,全省生育关怀行动帮扶了1119万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其中空巢家庭3954户,为600多万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查,全省有63682人得到了现金救助。<br>    第二,实现了精神慰藉,弘扬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黑龙江省生育关怀行动,牢牢抓住两个关节点,即在扶弱济贫解困的同时,关注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精神生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心理抚慰,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促进了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br>    第三,互济互惠互赢,促进了稳定和谐。生育关怀行动为社会各部门、社会各阶层的有识之士和千万名志愿者提供了回报社会的机会。在黑龙江省,生育关怀行动吸引了涉农部门、金融保险部门、生产企业积极参与:他们一方面把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计划生育家庭,实现了回报社会的渴望;另一方面在参与生育关怀行动过程中弘扬了本战线、本部门、本企业的先进文化,打造了品牌,取得了互济互惠互赢的社会效果。<br>    第四,聚集部门力量,检验了政府执政能力。生育关怀行动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黑龙江省以“精神慰藉、经济救助、宣传倡导、健康检查、生产帮扶”为行动指令,聚集部门力量,发挥部门优势,挖掘部门潜力,从不同侧重开展重点关怀行动:组织志愿者队伍及医疗卫生、计生、共青团、妇联、部队等单位进行精神慰藉行动;发动经济、财政、金融、保险和企业承担经济救助职能;发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讯、文化艺术等部门承担宣传倡导职能;发动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进行健康检查;组织科技、农业、水利、畜牧、林业等部门的专家进行生产帮扶,形成了总体统筹、发挥优势、“一地一品”的多元发展格局。<br>    ……
展开
目录
Ⅰ  总 报 告<br>1  增进人民福祉加快社会体制改革——2010~2011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br>Ⅱ  调 查 篇<br>2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专家调查报告 <br>3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民意调查报告 <br>4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党政干部调查报告 <br>Ⅲ  发 展 篇<br>5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分析及预测 <br>6  黑龙江省保障性住房现状分析及对策 <br>7  黑龙江省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br>8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回顾与前瞻 <br>9  黑龙江省教育形势分析与预测 <br>10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态势分析<br>11  黑龙江省人口状况分析与预测<br>12  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状况分析与展望<br>13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br>14  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城市社区建设回顾与展望<br>15  黑龙江省旅游就业效应分析<br>Ⅳ  阶 层 篇<br>16  黑龙江省阶层关系跟踪研究报告<br>17  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生活取向调查<br>18  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妇女发展状况<br>19  黑龙江省退休年龄性别差异调查<br>Ⅴ  专 题 篇<br>20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br>21  黑龙江省生育关怀行动评估报告<br>22  黑龙江省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br>23  黑龙江省就业问题研究<br>24  关于黑龙江省发展精神动力问题的研究报告<br>25  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验与对策思考<br>26  “90后”中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研究报告<br>27  黑龙江省中小学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br>Ⅵ  治 理 篇<br>28  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的进程与展望<br>29  解决基层信访难问题的对策研究<br>30  黑龙江省互联网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br>31  黑龙江省社会团体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br>32  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分析及对策建议<br>33  从具体事实看黑龙江省司法公正发展趋势<br>34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