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置于城市空间中的社区形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功能与结构:城市背景下解读社区
2.1 社区的基本要素
2.2 社区的功能与结构
2.3 当代城市背景下解读社区
2.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上下求索:社区微观理念的进化与批判性解读
3.1 社区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3.2 社区模式发展中微观理念的进化
3.3 社区微观理念的批判与重构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自足性与区位性:居住与支持功能的空间关系解析
4.1 历史发展中社区居住与支持功能空间关系演变
4.2 个体时空制约下居住与支持功能理想空间模式
4.3 区位影响下社区自足性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捷径的弹性:社区支持功能空间组织特性
5.1 经济分析:社区内支持功能微区位空间组织
5.2 行为分析:社区支持功能使用情况调研
5.3 居住小区“配套”模式的思考
5.4 社区支持功能空间组织特f生分析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连通与渗透:社区内部支持功能层次结构
6.1 社区内部居住与支持功能空间结构二元关系
6.2 社区内部支持功能的层次性结构
6.3 社区支持功能构成要素的规划策略
6.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中心”:空间模式与形态类型
7.1 支持功能空间组织关系类型
7.2 “中心”结构模式
7.3 基本形态类型
7.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梯度:支持功能形态与结构的描述框架
8.1 梯度(Transect)设计方法介绍
8.2 支持功能的区位梯度性
8.3 宏观城市区位下社区支持功能形态选择
8.4 三种形态下社区内部支持功能梯度性
8.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结论与展望:迈向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社区支持功能空间规划
后记
附录1 大型社区支持功能空间组织模式分析
附录2 合肥市琥珀山庄小区及世纪阳光花园小区周边服务设施使用情况调研
附录3 三个不同区位社区自支持强度调研统计总表
附录4 调研问卷
附录5 以梯度方法为构架的“精明增长法规”(Smart Code)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