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精神:四千五百年前的先祖如何教导后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309679
  • 作      者:
    钟茂森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享誉世界的大历史学家、英国人汤恩比博士指出: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10年6月19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如果我们遵循中国哲学家的遗训,我认为,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并成功走出这场巨大的考验”。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我很赞赏中国文化,它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老的中国文字有四千多年历史。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不管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印加人、阿茨特肯人,所有古老的文明都衰败了,而只有中国文化还流传至今,还一如既往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图:

展开
内容介绍

  近几年来,海内外很多志士仁人,秉承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教诲,担负起承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份责任和使命。
  《中国精神》是钟教授在恩师慈命下演讲以及录影棚内课程的汇集。主要内容分为四讲,分别是2009年6月讲于香港晚晴轩的《传统圣学纲要——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2010年5月讲于香港晚晴轩的《振兴中国精神》;2007年4月讲于西安的《和谐之道以孝贯通——对现代社会的启示》;2009年6月讲于香港晚晴轩的《学贵立志——朱子沧州?舍谕学者》。
  第一讲,《传统圣学纲要——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养正遗规》的第一篇,它总结出中国古圣先贤四千五百年传统教育的精华,旨在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是童蒙养正教育的第一课。圣人的教化不外乎五伦关系而已。父子是道,有亲就是德;君臣是道,有义是德;夫妇是道,有别是德;长幼(兄弟)是道,有序是德;朋友是道,有信是德。随顺道,就叫德。圣贤之道,是用来规范自己的,遵循五伦,便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讲,《振兴中国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之所在,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个简单概述。钟教授萃取儒释道三家之精要,把中国精神归纳为“一体,二相,三宝,四勿,五常,六和,七治,八德,九思,十义”十个部分,最后把中国精神归结到“家”这个载体,而家又有“家道,家风,家学,家业”四个要素,所以振兴中国精神,就要重建家文化,企业、团体都要从孝道入手,从我落实,此谓知本。
  第三讲,《和谐之道以孝贯通——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2007年4月钟教授在国际道德经论坛上的论文,不仅清晰地阐明了“道”、“德”、“经”的涵义,更鞭辟入里地剖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圣学?根基都在于孝道。值得一提的是钟教授在大会的最后,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做了三项倡议:第一,提倡由中央到地方政府,每年进行“孝子评选”实现“以孝治天下”;第二,提倡各家庭、各民族共同纪念先祖活动;第三,提倡伦理道德的教学及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大力弘扬以孝为中心的五伦十义。众所周知,前两个倡议已经变成了现实;令人欣慰的是,第三个倡议现在都被越来越多的认可,在许多地方都有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中心的出现。
  第四讲,《学贵立志——朱子沧州精舍谕学者》是《养正遗规》的第二篇,是朱子教诲学子们立志的一篇短文?学圣贤学问,就是要成圣成贤。圣人一生追求道义的存心非常重要,志向定在希圣希贤,然后积累修学的功夫,涵养自己的道德学问,在圣贤之道上一生不间断的去追求,所谓“学贵立志,志在有恒”。教授选取了大量经典案例以及自身成长经历,说明只要目标正确,即使道路曲折,也一定可以达到光辉的终点,所以立志是头等大事。
  孔老夫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么“圣贤远乎哉?我志在圣贤,圣贤庶乎近矣”。孟夫子也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是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具有的精神,“天下兴亡,我之责任”的一份承担,是一个炎黄子孙对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责任和使命,这是真正的中国精神!让我们继承传统,以孝道为原点,修持道德仁义,自利利他,幸福人生,和谐世界,演绎出几千年中华文明涵养下的中国精神。

展开
精彩书摘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传统圣学纲要——《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
第二讲 振兴中国精神
第三讲 和谐之道,以孝贯通——《道德经》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四讲 学贵立志——《朱子沧州精舍谕学者》
附录: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思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