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慈幼院,专收孤贫儿童来养教,其实,并不是熊希龄于心不忍的偶然之举。熊希龄一直重视教育,从政前就当过老师,后又和谭嗣同一块办过时务学堂。当总理时颁布的(伏政方针》宣言,就提出教育是“立国大本”。
熊希龄最不能接受的还是教育的不平等。当时,各类学校,无论公立、私立,学费大都十分昂贵,贫苦子弟等于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他决定对孤贫儿童实施免费的良好教育,用他的话说就是,“俾无产阶级子弟与有产者享受同等教育之机会”。
因赈灾成效显著,1918年,大总统黎元洪特颁“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早已淡泊名利的熊希龄没有接受,但这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在香山办慈幼院的计划被批准。
1920年10月3日,熊希龄利用官款补助和水灾民捐余额建立的香山慈幼院,正式开院,他是首任院长。1932年,他把自己全部家产共计大洋27.5万余元、白银6.2万两捐给了慈幼院。
曾经担任过北大附中校长和东城区教育局局长的毛美华,是熊希龄最后一任妻子毛彦文的侄女。让她感慨的是,1937年12月去世的熊希龄,至今还被他的学生们深深怀念着。每年5月17日,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学生们就会齐聚香山脚下的熊希龄墓园,纪念熊希龄归葬。
1992年5月17日,就是这些老校友的代表,亲自到香港把熊希龄的骨灰捧回北京,归葬香山。
事实上,校友们无法忘怀学校的特色家庭式教育,慈幼院就是永远的家。
72岁的张世林小时候家住复兴门,父亲去世后,家里陷入困境。1947年,他被香慈收养,直到1951年参军去文工团。
张世林在香慈的家叫“苏宅”,是个四合院,有宿舍,还有学习、活动室等,院里的空地上则种着花草树木。
张世林到的时候,已有20多个年龄不一的同学,互相之间兄弟姐妹相称。还有一位女老师照顾大家的生活起居。苏宅就是以老师的姓命名的。她是个和蔼的年轻姑娘,但张世林听大家都叫她“苏娘”。
苏娘很能干,平时就像母亲一样负责管理和教导大家。苏娘似乎懂得很多,不但教会大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自理自立的生活技能,还教孩子们怎么友好相处。空时还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孩子们生病什么的,她还能做些简单的治疗。
张世林向苏娘学会了做饭炒菜,也学会了缝纫、做针线活、织毛衣等。不但是他,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学到了这些。在苏宅学到的这些家政本领,也让他受用一生。
除了苏宅,还有王宅、李宅等其他四个宅院,都是以管理宅院的女老师的姓命名。张世林记得,还有一个苏宅,因为那位苏娘比他们的小,所以大家习惯称那个为小苏宅。
张世林后来才知道,家庭教育是香慈特有的教育,比1949年奥地利出现的首个国际SOS儿童村早了15年。抗战爆发后,暂时被取消,他们这时候的家庭部是毛彦文院长1947年重新恢复的。
熊希龄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曾说“家庭教育实造人才之基础”,开院时,他就说全院是个大家庭,同学们以兄弟姐妹相称。慈幼院多为孤儿,他希望暖抚孤贫儿童的心,使他们能够切实享受到家庭之爱。因而尝试“小家庭制”。
到了1933年,慈幼院的“小家庭制”成熟并付诸实施。先后建立了11个小家庭,每个家庭十多个孩子,基本由蒙养园和小学部的孩子组成。
1934年,熊希龄在香慈成立了家庭总部,自己在家庭总部设有住处,他经常邀请各宅的孩子们到他那里做客。
1935年,在毕业生们的强烈要求下,香慈举办第一届回家节,数百毕业学子归校探亲。熊希龄满怀喜悦,特赋诗:不觉光阴十五年,鸳行雁序各翩翩。世间无此家庭大,能有儿孙到四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