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人情关系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日常生活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政治上任人唯亲、经济上人情消费、社会上后门和靠山以及日常请客送礼等现象无不与之有着密切的关联。所谓“人情”,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互动方式,它具有可交换性的特征,它常常成为人际关系的手段、中介和指示器,成为一套可以保证个人通过自己的社会资源来达到互益目的的行为交换系统。“关系”本来是一个中性的社会学术语,它是指对社会或群体结构而言,因权力、声望和地位的差异而导致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不同。按照社会资源理论的假设,社会结构是由一组人际关系网构成的;网内位置的高低由拥有资源的多少来决定,而且其结构大致呈金字塔形态;位置越高,占有此位置的点越少;位置越高,对整个结构了解越多,对其他点的可及性越大,即可及的点数越多。关系网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网中个体间的资源互惠,即把各人手上拥有的社会资源用来进行交换和分配,以达到多方受益。在西方社会学家看来,所谓社会资源主要是指财力、声望和地位,而在中国人眼中,“关系”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资源,这可能是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更注重“关系”的原因,也是中国社会关系网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关系”在中国常常被视为一个贬义词,它更多地与“人情”、“后门”、“裙带”、“利害”相关。
人情关系发生作用的基本特点就是把人情、关系看得过于重要,只讲人情、关系,而不讲是非、原则。人情关系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是十分普遍的,如执法系统有“人情办案”,组织部门有“关系提干”等。又如,现行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反倒为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才学平平者凭人情、关系照样可以进好单位、找好工作;而许多真才实学者却因没关系、缺路子而难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传统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顽强的社会惯性:最有效的趋利避害手段不是讲道理、守法规、凭才识,而是买人情、找关系、摸门路,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