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辩论“中国模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9626
  • 作      者:
    丁学良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华侨大学、中南大学等内地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在哈佛本科生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教学或作研究。研究领域为比较发展/现代化、转型经济的社会环境、大学制度与国家/区域竞争力。英文中文论著分别由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发行,有《中国经济再崛起》、《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液体的回忆》、《从“新马”到韦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认知“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前世今生”?什么是中国模式的内涵?国际社会在中国模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评估中国模式的绩效?中国模式付出了怎样的成本?小众市场经济遭遇那些困境?大众市场经济能否消解三富三贫结构?我们今天是否需要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是什么?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独辟蹊径的回答。
展开
精彩书摘
    过去这些年来,中国的学者和部分政府官员私下里所提到的很多领域里面的深层矛盾和冲突,假定国家公共政策的研究和讨论有一个足够大的透明空间,很多问题在它们发生的早期阶段就会找到一些方式方法去化解。但这些问题大多数都在那儿捂着闷着,发酸发酵,比如说对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文化产业政策、宗教政策、艾滋病一类的公共卫生政策、公共教育政策、户口政策的质疑,大半只能在非正式场合进行。被拿出来敞开讨论的问题,要么是不关键的中小问题,要么是一直被掩盖着、到了有一天再也掩盖不住、突然以一种悲剧方式爆发出来的大问题。所以,我把这种重大公共政策不允许公开透明讨论的状况,把由此而付出的沉重代价,称之为“制度化的愚蠢”。这么说是要摆明,我们中国人作为一个群体并不缺乏智慧;在中国,创造性的智慧常规性地被压抑、被排斥、被拒绝,是制度性的压抑,是制度性的排斥,是制度性的拒绝。所以如果你作为一个观察家,尤其是国际观察家看中国,看到了很多明摆在那儿的问题却没有人鲜明地指出:问题的要害在这里!如果你遇到这种状况,你就应该明白,那是制度化的愚蠢。这种状况到现在为止,已经愈益淤积停滞,创造性的政策探讨的渠道已经被堵得时间太长了,已经被堵到了政策创新的血管趋于硬化的地步。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
    第一个提问:相对于汉族来说,有些少数民族人士自己认为,他们作为一个群体从改革开放中得到的实惠要差一些,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有时挺普遍,比如在大中城市里面工作就业的机会、升迁的机会。是不是也应该把他们单列为“社会成本代价”的一个新类别,放在本讲一开始讨论的那些“相对弱势群体”之下?
    回答:我知道这位提问者是来自中国的西部地区,我非常理解你们为什么对这个现象很在意。我在本讲一开始没有单列某些少数民族为“相对弱势对象”下面的亚类,并不是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忽视之极,而是我在多年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对涉及民族关系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深层要素,体察愈来愈觉得凝重。在本讲前面那部分关于“相对弱势对象”的讨论中,“相对于沿海地带,内地区域付出的更多”的比较,就包括了你们所关切的那类现象。不过,要对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综合发展作一个专门的探讨,乃是我考虑中的下一个项目,不敢在本项目中作轻易的不充分的处理。
    第二个提问:在中国模式成本代价的第二大类里面(非物质性质、体制性质的),要不要把过去这些年来,中国在文学艺术、文化创造力方面的相对衰竭(相对于中国物质生产和财富的增长)也算进去?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讲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模式<br>所谓的“北京共识”<br>所谓的“华盛顿共识”<br>中国模式必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br>小结<br>回应问题: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的评价<br>第二讲  中国模式的“史前阶段”<br>从参照“修正主义”到参照“资本主义”<br>小邻居,大启迪<br>四处探索,模式尚未形成<br>小结:“史前阶段”的重要遗产<br>回应问题:“开放”比“改革”更关键<br>第三讲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内涵<br>尝试很多,定论很少:统统凸显矛盾<br>支点之一:权力架构<br>支点之二:社会控制<br>支点之三:管制的市场经济<br>小结<br>回应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br>第四讲  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br>寻找新的敌人:找到了!<br>急需帮忙时,帮忙人就到了!<br>回应问题:我对反美势头的想法<br>第五讲  中国模式的绩效评价<br>隐性的参照系:跟谁比?跟哪个阶段比?<br>若以国家机器为着眼点<br>若以全中国为着眼点<br>回应问题:中国的再崛起<br>第六讲  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br>被相对剥夺的弱势<br>环境生态的破坏<br>体制性的腐败<br>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br>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br>第七讲  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br>“急性病与慢性病”之<br>三个轮子之一:出口拉动乏力<br>三个轮子之二:投资的低效率<br>三个轮子之三:居民消费的抑制<br>三个轮子怎么继续转下去?<br>还有一笔大账:稳定的代价不可持续<br>回应问题:劳工权益与低碳经济的现实压力<br>第八讲  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br>两个时期走过的两条道路<br>小众市场经济的困境<br>走向大众市场经济<br>小结:以大众市场经济消解三富三贫结构<br>回应问题<br>第九讲  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br>关于特殊利益集团<br>“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br>“常数”梗阻或抗拒<br>四种可能的对付办法<br>小结<br>回应问题: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制约<br>第十讲  转变中国模式:向前看必须向外看和向后看<br>多种启发源泉支持转型的理性主义<br>向外看到的两类正面启发<br>也不要忘记向后看<br>“向老百姓还债”<br>小结<br>回应问题: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br>第十一讲  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br>对中国旧轨迹的突破<br>国际意义上同样将是了不起的转型<br>小结<br>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