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让人文精神成为我们的基本价值
科学精神应该永远强调
职业精神是人格体现
规矩做事应是我们的基本价值观
“不能永葆青春”与“必须永保清白”
尊重大师与改善思维方式
“知识英雄”与“生命英雄”
请慢说科技热潮已经“过热”
学术造假与“知识分子”
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及其启示
“科学腐败”背后的价值取向
学界的不端行为何以至“七大”之多?
“莫氏壮举”及其引申出的问题
职称外语考试到底该不该继续?
现代社会要求尊重专业分工
教育行风“最差”令人难过
期待教育更多地鼓励自由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身试法”?
素质教育并非远不可及
“作文软件”是对应试教育的极大嘲讽
解“奥数难题”关键还在于政府
维护公平才能构筑文明
愿“静悄悄”不仅高考这几天
个性化研究性教学的启示
构建中学教育与“大学精神”的通途
多读书使人理性有常识
别让乱收费断了贫寒学子的大学梦
辛酸的,不仅仅是“父亲”
这警示令人惊讶令人痛心
现代城市最难得的是文化传承
创新的价值与文化的力量
营造企业文化:“认识到位”了吗?
民企,仅有职业经理人是不够的
第二辑
市场经济是种“思想方法”
用市场的办法发展市场
还是得让市场配置资源
用市场规则遏制腐败
市场经济不是“胡搞经济”
“市场”:两会的强劲音符
自觉地从市场角度想问题
请注意这些重大动向
78%:意味着什么?
市场潜能远比市场难题更多
政府两大“预期目标”意味着什么?
请注意快速增长中可能蕴含的问题
怎样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
努力解决好“老问题”仍十分重要
市场这门课程尚有很多未破之题
为“把降价进行到底”鼓掌
关于药品降价的两点讨论
平价药房屡遭“封杀”的背后
搞好经济适用房是政府职责
取消经济适用房,不妥
如何看待住宅市场的热销与空置?
房地产市场的“别墅热”与“平民化”
车市正在给我们上大课
平静对待奥运和人世
奥运带来的不仅是商机
西部要警惕东部恶行重演
乡镇企业何以辉煌难再?
早该判“最低消费”不合法了
为中消协“把点评进行到底”加油
恒源祥为何“想变回国企”?
给点钱就用工的时代正在离去
“民工荒”:是企业的,更是社会的
“民工荒”:用工双方都需反思
提高农民工工资的做法值得赞赏
用工随意定条件可能违法
企业创新只有靠深化改革
第三辑
为何“上百个法律没管住事故频发”?
关闭非法小煤窑何以如此之难?
“官商两栖”现象必须杜绝
提高赔偿金,关键是能否真正执行
两次翻船何以仅距“一公里”?
“达标”的淮河何以返污?
环保考核应更具体更刚性
药价过高却难治理的关键何在?
根本的扶持在于查处违法违规者
为上海的“执行狂飙”行动鼓掌
取消禁令证卡的立足点应再高些
县环保局为何阻拦省环保局?
“大鹅经济”、“馒头办”之类
公共权力万万不得滥用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无休止的冷漠”?
绝对不能容许执法者以公权谋私利
个别官员吃喝欠账的背后
“十一点现象”:比明抢更恶劣
“部门”:多服务,少谋权
“权”小了,责任却更大
行政性垄断更为可怕
制度比权力更可靠
从制度安排上转变政府职能
用专业化提高行政智慧
平时该干的不必“隆重”
不履行职责就别当官员
行政者应先行一步
为听证会制度鼓掌
透明行政是魄力更是能力
让监督形成制度具有刚性
必须能有些刚性的制裁措施
公共服务必须提高质量
“注销登记”是个好办法
靠刚性制度实现改革目标
第四辑
这东西是真的吗?
“造自己的假”就是自掘坟墓
信用失范正在瓦解我们
严重失信可能颠覆社会价值观
诚信也是生产力
严惩借防治非典制假售假
必须让制假售假者“十年怕井绳”
对统计造假者必须严厉查处
“奶粉事件”尘埃落定了吗?
名单之“黑”与社会之“白”
“信用故事”要天天讲时时讲
如此“习惯”太可怕
不敢依法追欠是个大问题
解决欠薪问题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
清欠,要从政府工程做起
强制清欠,我们赞成这种做法
只要按规矩办,问题就不难解决
清欠:期待更多的科学措施
清欠:考验我们的感情和能力
又到年底,又到清欠?
2004清欠:从源头抓起从元月开始
年过完了,清欠不能完
熊德明进城打工的背后
熊德明的连续尴尬再敲社会警钟
不再欠薪,我们完全有这能力
建立信用经济过程中的政府职责
政府要做清欠的模范,做诚信的模范
我们的底线不能再退
规矩做事就是高尚的有本事的
第五辑
实事求是,“难”在哪里?
求真务实应是人民政府的基本品质
制止“三浮”之风在矫正干部思想意识
“快钉不住了”说明了什么?
解决好“为了什么发展”这个大问题
有感于省长向全省人民检讨
为引咎辞职制度鼓掌
不忙渲染引咎辞职的“负效应”
公共安全是文明社会的基本价值
“热点”变化昭示蓬勃活力
贫穷是人类最大的毒瘤
“让所有人共享改革成果”
帮扶困者,是我们基本价值的一部分
把关爱困难群众落实到每一天
关注困难群体关键在行动
别把“贫困帽”当成奖励
杀羚羊就是杀自己
“急需人才”与“人满为患”
关于“博士做官能行吗”的几点讨论
仅“求才若渴”是不够的
浪费人才是对社会的犯罪
人才消费:莫走另一极端
“制度时代”更需要科学规范
从全局制度层面上突破
用人还是要有突破
中科院停评职称值得关注
就业:困难很多但机会不少
这样的工人,50万年薪不算多
寻访“失踪”劳模是重新确认劳动价值
关爱劳模其实是弘扬劳动的价值
做一个追求高尚的公民
生命原本可以如此灿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