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贝克全面总结了影响新民主政权稳定的两大因素:一是环境条件,包括政治遗产、国家观念和社会整合、经济力量、国际环境、内部危机;二是政治选择的因素,包括政治阶级、官僚、司法机关、军队、媒体和协会领导者等行为者的互动和选择。②尽管综合解释更系统地考察了广泛的历史事实,对民主化的归纳也更加符合事实,但由于缺乏一个普遍性的框架,不符合理论建构的要求,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系列相关因素的罗列,不能构成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析方法。
迄今,对民主化的解释仍然主要围绕结构方法或行为者方法展开,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结构或意志在决定当前结果中的重要程度。结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结构限制了行为者独立活动的自由,这些源于历史或本国社会的结构是持续的决定因素。相反,行为者方法强调行为者独立于结构的特点,精英者的战略选择在民主转型过程及转型后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意向性和即时行为比长期的结构因素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由于结构方法和行为者方法均无法满足民主化解释的需要,目前还没有出现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民主化研究的一般方法。
民主化研究之所以复杂,在于民主化被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如自由化、威权政权解体、民主转型、民主巩固、民主深化等(大多数学者集中于民主转型阶段和民主巩固阶段的研究)。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在前提、条件、动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在民主转型时期,公民社会和政府反对派的强大和活跃有助于推动威权政权的解体和民主政权的建立,但在新民主政权的巩固时期,公民社会却往往是导致民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一般地,民主转型基本上以建立宪政体制、自由选举制度、竞争性政党制度等为标志,主要是政治体制更替的过程,制度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行为者根据形势判断后进行互动和战略选择的结果,因而主观能动性、偶然性相对于结构因素而言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