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权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24912
  • 作      者:
    袁兵喜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袁兵喜,湖南邵东人,法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教授、人权理论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文化、人权基本理论。与人合著有《时代精神之光——哲学理论与当代现实问题探究》、《从工具选择到价值认同——民国立宪评论》等,在《法学杂志》、《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西方人权观念传入近代中国以民权概念接转以后,民权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坎坷的发展旅程。我们不能不感叹传统文化对外来思想的那种顽强排斥和吸收之勉强。近代百年宪政史留给国人的是无尽的思考,尽管人权已在制度上载人宪法,但宪政的基本理念和精神依然只是浮在历史的地表上。谈论现实,不能忘记历史,谈论人权,切记不能撇开民权。
展开
精彩书摘
    (5)孙中山自由平等观的基本内容。
    ①从思想渊源来看,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是直接师承欧美资产阶级而来的。早在1906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革命方略》中指出:“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1]其后,他在论及三民主义时又说:“吾党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种。此三种主义之内容,亦可谓之民有、民治、民享与自由、平等、博爱无异”。[2]并指出,“即为同类,则人人皆当得平等自由也。其特出之聪明才智者,不得以诈以力,以夺他人之自由权利而独享之也。”[3]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举的旗帜,民有、民治、民享是美国总统林肯提出的政治学说,孙中山将它们嫁接在三民主义理论上,使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推翻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文本的形式将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固定下来。
    ②自由平等观的工具价值。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被称为国权主义.是与个体主义相对的。他在早期充满了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可是晚年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作为一位熟知近代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革命家,孙中山对西方的自由平等理论自然有相当的了解,可为什么其自由平等观会出现前后矛盾呢?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的,孙中山在当时唯一关心的想通过建立近代的西方式的社会制度来提高中国的政治地位,因此,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时,始终是立足于指导中国革命的立场。在他看来,追求国民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只能是在革命胜利之后的事情,而在革命时期,一切都应该围绕“反帝排满”的宗旨服务。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民权概述
一、近代中国民权概念之起源
二、民权的基本内涵
(一)民权之主体
(二)民权之内容
(三)民权之价值
三、近代民权思想产生的历史机缘
(一)经济结构之变革
(二)民族危亡之窘势
(三)权利文化之输入

第二章 民权思想的文化渊源
一、近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权思想
(一)近代西方人权概念中“人”的解析
(二)近代西方人权概念中“权”的释义
(三)人权生成的机制扫描
二、民权思想的本土资源
(一)民权之“民”的分析
(二)民权之“权”的含义
(三)与民权用语相关的概念
(四)民权产生的本土机制
三、从人权观念传人民权的重构

第三章 民权思想的主流观点与制度实践
一、民权思想的主流观点
(一)早期改良派的民权思想
(二)戊戌维新时期的民权思想
(三)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权思想
二、民权思想的制度实践
(一)晚清预备立宪与民权发展之初步尝试
(二)临时政府的政体设计与民权宪法的短暂优势
(三)《中华民国约法》中民权含量之克减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政体设置与民权保障之立法解析
三、历史进程中的民权保障与实现变异
(一)军人干政的兴起与《临时约法》的弃置
(二)政体之争与权力归属
(三)联省自治与民权的追求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终结
一、宪法虚置与民权之流离
(一)误读与曲解:宪法观念与宪政价值的文化重构
(二)有限启蒙:上层社会的专利
(三)现实制约:多元对抗社会结构的流产
二、权威政府与民权之扭曲
(一)国家主义思想的确立与民权保障的消弭
(二)权威政治与宪法权威的较量
(三)权威政治与民权之对立
三、党国体制与民权之终结
(一)党国体制的确立
(二)党国体制的异化与民权保障之错位
(三)党权与民权的消长
结语转世与重生:民权思想的接转及当代启示
一、民权话语的时代解析
二、从近代民权到当代人权的接转:观念重构与制度更新
三、人权入宪:权利保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