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个体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83069
  • 作      者: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德)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Elisabeth Beck-Gernsheim)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1944— ),当今西方社会学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社会世界》(Soziale Welt)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问题、风险社会、自反性现代化、个体化、全球化等。代表作为《风险社会》(Risk Society,1986)与《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2002)。 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Elisabeth Beck-Gernsheim,1946— ),德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埃尔兰根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变迁与家庭制度的改变状况。代表作为《半衰期》(Das halbierte Leben,1980)、《家庭之后是什么?》(Was kommt nach der Familie? 2000)。
展开
内容介绍
  《个体化》分十四章,从传统、家庭、社会、劳动、人口诸多方面,探讨了个体化对社会影响的利与弊,提出了当今社会中日益凸现的一个发展趋势:人们既在变得越来越个体化,同时却又变得越来越相像;认为个体化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导致人际疏离、社会分裂,而是会融合到一起,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更好的社会。
展开
精彩书摘
    笛卡尔那里的简单现代性下的主体,以及形而上学沉思的主体,都是反思性的,康德那里作出裁定判断(determinate judgement)的主体也是如此。贝克往往用“我就是我”而不是“我思故我在”来形容今日的非线性主体。“我思故我在”与反思有关,“我就是我”则更多牵涉到自反作用。贝克的确经常通过“自反作用”和反思的对比来进行研究。他争辩说,自反性更多牵涉到自反作用而非反思。自反作用是不确定的、紧迫的,绝不会包摄(subsume)。自反作用应对的是一个快速运行、快速决策的世界。贝克不厌其烦地说,选择是当代个体的特征,以往人们没这么多选择。他略而未提的是,这些个体必须快速选择,必须——在一个自反作用中——快速决策。第二现代性下的个体没有足够的自我反思间隔来建构线性生平叙事。他们不得不满足于罗纳德·黑泽勒(Ronald Hitzler)所谓修修补补的人生(Bastelbiographen),满足于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意义上的拼凑人生(bricolage biographies)。非线性个体也许希望自己具有反思性,但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去反思。他是个游荡者。他联结网络,建立联盟,达成协议。他必须生活在、也是被迫生活在风险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知识与生活变化都是不确定的。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第二现代性及其非线性个体主义,是经典制度消退的产物,这些制度包括:国家、阶级、核心家庭和族群。在第一现代性下进行线性个体和系统的再生产的那些角色,其界限已经被打破。然而其结果并非主体的消失,或者导致普遍的非理性。今日碎片化制度下的主体,从反思状态转向了自反状态。这种主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主体地位这种提法也就没什么意义。主体和知识依然与我们同在,只是知识已经变得不确定。鉴于自反性的现代个体所受的教育比以往更好、知识比以往更丰富,所以,并非出现了非知识(non-knowledge)和反理性状况,而是知识的类型发生了改变。知识本身不再是确定的,而是不稳定的。所谓知识,充其量只是一些不确定的概率,或者说“可能性”。
    《风险社会》和《自反性现代化》(1994)出版以后,贝克又写了大量关于全球化和普世主义的东西。但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说,个体化和个体化论题关注的并非世界的广泛性,而是个体的绵密性(intensivity)。普世主义既是全球系统的属性,也是个体的属性。普世主义本身预设策略场所(strategiclocus)发生了变动,从广泛性和绵密性两方面脱离了民族-国家。比如,本书一些章节对家庭的讨论。在第二现代性也即自反性现代性下,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是家庭普遍需要借助外界力量。在贝克的风险社会,或者约翰·厄里(John Urry)和我差不多同时提出的所谓“去组织的资本主义”(disorganised capitalism)中,普遍需要在功能和运转方面借助外界力量。等级制经济组织开始有规律地决策,不是“作出”决策,而是“购买”决策。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
序一  非线性模型中的个体化
序二  个体地结合起来
作者自序  制度化的个体主义
第一章  正在消失的传统:个体化与“不确定的自由”
第二章  在失控的世界中为自己而活:个体化、全球化与政治
第三章  超越地位与阶级
第四章  模糊的社会结构:“自我驱动”文化中的贫困与财富
第五章  从“为他人而活”到“为自己而活”:个体化与女性
第六章  通向后家庭时代的家庭:从需求共同体到选择性亲密关系
第七章  运动分工、自我形象与生活计划:家庭中新出现的冲突
第八章  出生率下降与生育意愿
第九章  器械并不关心人
第十章  基因技术时代的健康与责任
第十一章  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死:短暂无常的希望
第十二章  自由之子
第十三章  自由之父
第十四章  僵化的范畴:贝克访谈录
译者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