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通过私人行为来解决外部性的科斯理论也受到了挑战,因为存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学家总是宣称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又总是假定每个人都能得到免费的完备的信息。这显然自相矛盾,因为信息显然是有成本的。缺乏信息会使市场运转不完善。在所有的市场失灵中,信息不对称可能是最普遍的。环境问题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似乎无非是工业污染、水土流失或是大坝淤积等。而深究起来,环境问题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它不仅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获得大量的信息后,才能把某一具体的环境问题了解清楚,所以,仅通过明确产权后的私人行为来解决环境问题也就没有想象中那样吸引人了。
这就提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问题。政府要制定环境政策,即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经济手段来对产生外部性的行为进行干预,使得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到采取外部性行为的经济主体的成本和效益中,从而解决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方面的失灵问题。为了给一个环境问题定性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政策制定者不仅需要技术和生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有关产权方面的政治和法律知识。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政策的主要设计者难以获得污染、破坏环境以及减排的成本方面的充分可靠数据,因此他们制定的环境政策很难既是有效率的又是公平的。这就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政策失灵。而产权又是受到政策影响的,尽管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可忽视(Sterner,2003)。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中,产权、政策工具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方式是不一样的,信息所扮演的角色也大相径庭。意识到信息不对称不但有助于人们在设计政策时考虑监控的难题,还有助于人们思考一些深层次的两难问题:如何既能促进社会目标(如平等)的实现,又不妨碍效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