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贸易安排中的自由化规则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205774
  • 作      者:
    张晓君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晓君,男,云南省永德人,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中国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切实将区域贸易作为服务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支持条件和“寻求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就必须对区域贸易规则的制度功能加以深刻研究,以充分发挥规则的作用和利用好制度优势。同时,规则制度功能的研究也是对更深层次的区域贸易制度自身理论建构和理论前提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必要基础,因为如果不知道自己过去从何而来,不知道自己面临的现实制约、传统影响以及文化惯性,就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制度从来不是仅仅“紧跟实践”、“l临摹形势”的解说仪器。
    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是统一与对立的,两者间的冲突需要协调。区域贸易安排法律制度中的货物贸易规则、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规则、投资规则、竞争政策、争端解决机制等具体规则有系统研究的必要性。中国实施区域贸易安排战略是新形势下审时度势的抉择,但诸多问题仍待研究和实践摸索。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它却很难实现。首先,加工工序清单有制定的不合理性。对于产品的生产加工工序哪一道重要,哪一道不重要,显然该行业的生产厂家最为了解,也最有发言权。受惠国原产地规则行政管理当局所制定的加工工序清单,就难免会有不合理之处,哪些工序对于产品的制造至关重要,各国意见不一。因此,该标准通常适用于敏感部门,易被国内相关产业作为保护工具。
    其次,加工工序标准的滞后性。一般来说,产品的加工工序会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随时进行改进或调整,一种加工工序很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但已经被法律条文化的原产地规则,对加工工序标准的修订总要滞后许多。
    最后,协调加工工序清单的困难性。要对产品制造中的每一道加工工序加以描述,需要时间和资料,因而是不容易做到的。对于这种描述,并没有现成的国际准则作为依据,各国(地区)往往有各国(地区)的自主决定权,想通过多边谈判对各国的加工工序清单加以协调变得十分困难。这些都导致了该标准的执行成本高,要求提供证明文件烦琐且较难满足。
    有鉴于此,除了将该标准作为其他标准的补充外,世界上很少有国家或地区将加工工序标准作为判定原产地的基本方法。只有那些贸易范围有限,贸易商品品种集中的国家,才采用此标准作为判定原产地的基础。①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研究
一、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
二、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统一与对立
三、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贸易安排挑战的回应

第二章 区域贸易安排货物贸易规则研究
一、货物贸易及其规则的基础性
二、关税减让与取消规则
三、原产地规则
四、非关税壁垒的规制
五、贸易救济措施
六、例外条款

第三章 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研究
一、区域贸易安排与原产地规则
二、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的适用标准
三、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的发展模式
四、中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的完善

第四章 区域贸易安排服务贸易规则研究--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一、概述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规则解析
三、中国—东盟自贸区与其他区域组织的服务贸易规则比较
四、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规则的不足与完善

第五章 区域贸易安排投资规则研究
一、概述
二、投资规则的适用范围
三、投资促进规则
四、投资保护规则
五、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第六章 区域贸易安排竞争政策研究
一、概述
二、区域贸易安排竞争政策的主体
三、区域贸易安排竞争政策中的限制竞争行为
四、区域贸易安排竞争政策的实施机制
五、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竞争政策的构建

第七章 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一、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模式
二、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机构
三、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范围
四、区域贸易安排争端解决程序

第八章 中国实施区域贸易安排战略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