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会》是我陪他唱的另一出武打吃重的戏。这出戏他演无盐娘娘,扎硬靠,改变过去勾花脸的演法,而是本脸俊扮。我演吴起,扎硬靠,勾红三块瓦、戴黑三。别人演出虽剧情一样,但是打祛不同。他要求打一套一百零八枪的套数。他打得快、脚底下急,由于我和他配合得好,所以每演此剧总让我陪他演吴起。过去在官内和他唱吴起的是杨小楼,后来在堂会戏时,老二位还偶尔唱次。
王先生在1925年带着我们去上海演出,这时他已44岁了。当时到上海演出是很不容易的,一是北京演员未去之前,那里就把你所要唱的都给唱了,使你到了之后戏不好唱,所谓给“刨了”;二是上海演员人才济济、阵容强、剧目硬,如果去上海演出的演员艺术水平稍低、配角又不强,再没有叫座的剧目,你休想唱下去。
当时在上海的演员和剧目是:
欧阳予情与周信芳演出《武松与潘金莲》,这是一出为潘金莲正名的戏,当时很能叫座。
潘月樵与欧阳予倩合演的《杨继盛》(根据《鸣凤记》改编)极受欢迎。
有上海第一名旦之称的冯子和(艺名小子和)是传统戏、古装新戏、时装新戏以及用京剧形式演的外国新戏都唱,而且极有影响,当时正与久负盛名的夏氏弟兄(月润、月恒、月珊)同台演出。
另一个与王先生竞争的旦角是毛韵珂。他不但能唱青衣、花旦、刀马旦,也能唱武花脸,还能唱摔打花脸。
武生、武花更是人才济济:吕月樵、盖叫天、张德俊(张云溪之父)、赵如泉以及“上海三利”--李春利、李永利(李万春之父)、王永利,这些都是武功高深、艺术精湛的演员。
王先生就在这种情况下到了上海,况且他嗓子已经“塌中”了,条件是极其不利的,这就要看王先生的真本事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