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林业经济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861475
  • 作      者:
    祝列克, 王爱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nbsp;&nbsp;&nbsp;&nbsp;祝列克,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林业部工作,1990年和1992年先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进修,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到中央党校学习。主编了《西藏的森林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动态研究》等著作。<br>&nbsp;&nbsp;&nbsp;&nbsp;王爱民,男,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吉林省德惠市人。198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代表作有:《环境产品的政府双重垄断分析》、《从两权分离到两权结合》、《激励相容、区域发展与政府规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nbsp;&nbsp;&nbsp;&nbsp;《林业经济论(第2版)》力图阐释:林业的发展将先后经历林地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三个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林业发展基本问题的产生和演进将主要制约于技术变迁、资本积累方式和农业边际报酬等因素,其演进过程存在着某种必然性。<br>&nbsp;&nbsp;&nbsp;&nbsp;在土地问题阶段,林权政策呈现出以林地归属权为核心、以非正式制度安排为主的特征;在资源问题阶段,正式制度取代非正式制度,形成了以国有为主和以私有为主两条不同的路径;发展到生态问题阶段,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以及市场化程度应是影响国有和私有两种林权政策实施范围与强度的主要因素。<br>&nbsp;&nbsp;&nbsp;&nbsp;当生态问题上升为主要问题时,林业面临的难点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配置林业资源才能提高生态改善的效率?研究表明,政府在生态环境产品需求和供给上存在双重垄断特征。这一结论将试图回答上述问题。<br>&nbsp;&nbsp;&nbsp;&nbsp;林业碳汇依然是在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有限理性两个假设前提下被设计的。因此,要想使林业在碳汇领域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首先对诸如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的经济属性、林业碳汇交易的经济实质、林业碳汇市场化的内在机理与市场化障碍等问题进行理论上的解释。
展开
精彩书摘
&nbsp;&nbsp;&nbsp;&nbsp;因此,依靠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农产品来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方法在发展中国家并不可行。另外一种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方法是强化农业技术开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使粮食等农产品供给曲线的移动。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不重视这样的农业技术开发,在优先保证工业的政策框架下,政府预算的分配往往忽视农业,对农业技术的适应性研究以及水利灌溉等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并且,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政策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同时抬高了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价格。后者又阻碍、挫伤了农民采用新技术、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而且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形成的农业技术很难在国际间转移。<br>&nbsp;&nbsp;&nbsp;&nbsp;由于进口农产品和技术开发解决粮食问题的路径受到限制,而粮食的供需矛盾又必须予以解决,采用扩张农作物耕作面积就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做法。扩张农作物耕作面积有两种途径:一是将林业用地转化为农业用地,即通过大面积的林木采伐来增加农作物的耕作面积;二是将林业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开垦为农业用地。从现有的资料和现实情况来看,第一种途径似乎是主要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自古以来,人类就以森林为伴,其最早的农耕活动就开始于原始森林,农业活动自其开始就和砍伐林木结合在了一起。当人类发展到今天,由于森林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农业活动和林业活动紧密交织在一起,林地和农用耕地接壤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通过大面积的林木采伐来增加农作物耕作面积的做法就成了因惯性和自然环境而导致的顺理成章的事情。二是通过大面积的林木采伐来增加农作物耕作面积的做法还可以带来附加的好处,即通过采伐林木,可以解决农户薪材和房屋建材等问题。三是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通过林木的采伐来增加耕地可以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即这种做法既可以扩张耕地面积进而缓解粮食的供需紧张,又可以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木材原料问题。<br>&nbsp;&nbsp;&nbsp;&nbsp;压低农产品价格弱化了粮食供给的动机,从而使原本由农业生产赶不上随人口和收入增长而增加的粮食需求而造成的供需矛盾进二步增大,又由于进口农产品和技术开发解决粮食问题的路径受到限制,这样,开垦林地来扩张农业用地就成了这一时期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手段。&nbsp;<br>&nbsp;&nbsp;&nbsp;&nbsp;……
展开
目录
绪论(中文)<br>一、林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问题<br>二、林业经济研究的基本命题<br>绪论(英文)<br>第一章&nbsp;林业发展中的土地问题理论<br>第一节&nbsp;粮食问题阶段林业的土地问题<br>一、农业发展中的两种粮食问题<br>二、两种粮食问题与林业的土地问题<br>三、林业土地问题的理论模型<br>四、林业的土地问题与农业积累<br>第二节&nbsp;农村相对贫困阶段林业的土地问题<br>一、经济发展中的农村相对贫困问题<br>二、相对贫困阶段林业的土地问题<br>三、林业的土地问题与双重原始积累<br>第三节&nbsp;农业调整阶段林业的土地问题<br>一、农业发展中的农业调整问题<br>二、农业调整与林业土地问题的反向变化<br>三、需求论对农业调整阶段林业问题解释的局限<br><br>第二章&nbsp;林业发展中的资源问题理论<br>第一节&nbsp;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与政策取向<br>一、工业化与经济发展<br>二、技术进步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双向影响<br>三、资本形成方式的演变及林业资源问题的转化<br>第二节&nbsp;林业的主要贡献——资本形成对林业影响的实证<br>一、林业的原料贡献<br>二、林业的资本贡献<br>三、林业的外汇贡献<br>第三节&nbsp;工业化过程中林业资源问题的演变<br>一、关于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的反思<br>二、工业化过程中森林资源利用政策的演变<br><br>第三章&nbsp;林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理论<br>第一节&nbsp;生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br>一、生态的公共物品特征<br>二、生态需求的经济学特征<br>三、生态由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的转变<br>第二节&nbsp;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问题<br>一、生态问题的萌芽<br>二、生态问题的凸显<br>三、林业发展与生态状况的改善<br>第三节&nbsp;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冲突与协调<br>一、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br>二、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br>三、生态建设与林业经营思想的转变<br>第四节&nbsp;发达国家林业典型经营模式<br>一、森林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模式<br>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模式<br>……<br>第四章&nbsp;林权政策演进的一般规律<br>第五章&nbsp;中国林权政策演进<br>第六章&nbsp;林业环境产品的供给<br>第七章&nbsp;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