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有分析仅考虑空间区位条件,而没有考虑空间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笔者认为,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统一,不仅地理位置是其布局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发展同样会对其有深远影响。本书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应用目前最广泛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构建空间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矩阵,重点考察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对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影响。分析表明,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空间集聚格局特征明显,粮食生产集聚格局形成受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大于区位条件,同时地理空间溢出效应对其布局影响显著。通过模型中引入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空间互动效应解释变量,增强了模型解释能力,有助于提高传统回归模型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从而更加全面反映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实际状况及其规律。
3.由省域和区域层面分析基础上扩展到县域层面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目前,有关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域和区域层面上,而对省域以下的县域、城乡之间的研究则较少。笔者认为,实际上,微观空间尺度的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揭示其变化及影响因素。尤其是县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基本行政单元,对其生产布局进行实证研究并与省域结果进行对比,能明确省域和县域粮食生产布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有助于准确把握实际情况。本书通过构建空间滞后(误差)计量经济模型对2000年和2005年中国2300个县域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