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者越多,伸出援手的人越少 明明有很多目击者,却无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理由还有很多。 对援助行动的“旁观者效果”研究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亲眼目睹紧 急事件发生时,如果目击者有多位,往往很少有人会主动站出来提供帮助 。其中的原因在于责任分担。 如果目击犯罪的只有自己一人,那么提供帮助的责任就落在了自己身 上。然而,如果现场还有其他目击者,这个责任就应由自己和他人共同分 担,而且共同目击犯罪的人会自然产生“即使我不出手帮忙,也会有其他 人主动站出来”的想法。 正如上一小节中我们分析的那样,人要经历五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后才 会决定是否伸出援助之手。如果在第三个阶段(确认自己责任的阶段)人的 心理就受阻,就很难有帮助行动的实施。倘若目击者都持有相同的想法, 会导致大家都不采取行动,到最后也不会有一个人愿意见义勇为了。 1964年,在美国纽约某小区内发生了一件女性被刺伤的意外事件。在 她被刺之前长达30分钟的时间里,曾有30名以上目击者经过。然而,没有 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甚至无人报警,以致最后这位女性被刺伤。这个事 件后来成为社会心理学对帮助行为进行研究的契机。 这个事件之所以发生,正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责任分担心理”在目击 者群体中扩散的结果。其实,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对他人冷酷无情、 漠不关心的人。只是他们认为在人员众多的小区里,“即使自己不帮忙, 也肯定会有人主动出手相救”,因此回避了自己责任。 醉倒路边无人理的原因 如果偶然遇到陌生人面色苍白地蹲在路边,我们一般都会过去询问一 下。而且,还会根据情况严重与否,决定是否叫救护车或实施其他“援助 行动”。 可是,如果蹲在路边的是一位红着脸的醉汉,人们还会去关心他、甚 至采取“援助行动”吗?恐怕不会有刚才那么高的积极性吧。实际上,醉 汉被置之不理的话也会产生危险,可是为什么目击者的反应会不同呢? 影响人们是否实施援助行为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1.原因所在(内在-外在):责任是否在自身; 2.安定性(安定-不安定):是否长期处于此状态; 3.掌控的可能性(可控-不可控):自己能否控制局面。 以借钱为例,当你和别人借钱时,是由于自己浪费成性并且已经三番 五次需要举债度日(内在原因-安定-可控)呢,还是为了救助朋友的公司(外 在原因-不安定-不可控)才不得已而为之?根据情况的不同,对方答应借给 你钱的可能性会大大不同。 面对喝多了醉倒在路边的人,我们虽能控制当时的局面,但由于这个 局面是醉汉自己的内在原因造成的(内在-可控),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不快感 。然而,如果是对方突发疾病的情况,则为内在原因,是不可控的,人们 会因为同情对方而马上给予帮助。 我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B是A的同事,是个靠不住的人,总是人云亦云。然而,就是这样的B在 升职后,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积极地行动了,并表现出不俗 的领导力。 无论是谁,都有过根据角色所需来改变自己行为模式的经历吧。我们 通过扮演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角色来参与社会活动。其中有医生和警察等职 业角色、上司和下属等职场角色,还有结婚生子之后新增的父母角色。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曾做过关于社会角色的实 验。他以公开招来的七十五名男性为实验对象,请他们分别扮演囚犯和看 守者的角色,并让看守者二十四小时监管囚犯。扮演囚犯的实验对象,要 被采集指纹、接受裸体检查等,和真正的囚犯一样被严格看管;而扮演看 守者的实验对象,要负责监视囚犯,而且配备有制服、警棍、手铐和牢房 的钥匙。之后,要求实验者按照自己的角色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 然而,原本计划两周的实验最后只实施了六天就不得不早早收场。扮 演囚犯的实验对象越来越依赖别人,而且精神状态不佳,习惯服从于别人 。另一方面,扮演看守者的实验对象变得具有攻击性、好发号施令和有统 治欲,而且这样的性格倾向还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扮演囚犯的实验对 象中,有很多人出现了情绪不稳定、身心疲惫等状况,以致实验无法继续 下去。 总之,人在扮演社会角色之后,其角色性格会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升级 ,以致当事人失去原本的自我。以上这个实验就是最好的证明。P98-10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