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41121
  • 作      者:
    郑杭生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郑杭生,1936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2004年)开始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纰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等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及曰家级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着重研究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迄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等。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在社会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作者中位居第三。入选“2007(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505名学者名单。2009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0名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是“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社会转型与社会学理论自觉”;第二编“发展模式转变与中国经验”;第三编“转型中的问题及文化遗产保护”。这三编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探索了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这一议题,从总体上明确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矛盾是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这是我们现在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观点。
展开
精彩书摘
    所谓“理论自觉”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改变话语权状况的必要条件,是指“理论自觉”能使我们增强学术的主体性、反思性,从而使我们觉悟到,适合西方社会概括出来的那些话语,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根据中国的情况,概括、创造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学术话语,从而打破、改变学术话语权一直为西方社会学垄断的状况。如果连这种想法都没有,如何谈得上改变学术话语权一直为西方社会学垄断的状况!
    所谓“理论自觉”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增强自主创新力的必具前提,是指“理论自觉”能使我们增强学术的主体性、反思性,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社会学界也同样担负着理论创新的责任,同样有可能是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外国理论的贩卖者或掮客。
    上述三个必由之路、必要条件、必具前提,充分说明“理论自觉”是提高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理论地位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力的增强,外国社会学者已经对我国社会学界刮目相看,过去那些很难见到、很难请到的外国大牌学者,现在已经相对来说容易见到、容易请到了,这是因为他们现在也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深入研究中国,他们的心态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自己不提高主体陛、反思性,不拿出真正有水平的东西来,最终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
    其次,我们还要认识到,“理论自觉”是提升中国社会学理论内涵的内在要求,因为只有“理论自觉”才能实现中国社会学的元理论的转向、实现本理论的创新、实现分理论的开拓。
    在中国社会学的元理论回归或转向上,我想向大家推荐王道勇博士提供给这次会议的文章--《元理论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郑杭生学术思想研究》。这篇文章指出: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学元理论问题研究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在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郑杭生通过论证社会学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对社会学元问题进行全面探究,以及对社会学发展进程进行社会学研究,对社会学元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性的积极回应,为社会学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理论自觉”还是形成社会学中国理论学派的巨大动力,因为只有“理论自觉”,才能推动学派核心理念的提炼,促进核心团队的凝聚,推进学派氛围的形成。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社会转型与社会学理论自觉
“理论自觉”简要历程和今后深化的几点思考  郑杭生
社会运行学派:理论自觉历程中成熟的中国社会学学派董翔薇  董驹翔
促进社会学传统范式和研究方法的融合聚汇
——个体安全研究假设及方法中的“多棱透镜原则”  杨敏
元理论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
——郑杭生学术思想研究  王道勇
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与感性形式  刘少杰
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社会理论基础  田毅鹏
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与方法论自觉
——兼论人文区域社会学的建设与发展  宋跃飞
关系社会学研究反思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奂平清
交往成本、组织成本和制度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  时立荣

第二编 发展模式转变与中国经验
从中国经验走向中国理论
——法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探索  郭星华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特点及趋势  向德平
理论自觉与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洪大用
走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博弈规则
——环渤海环境治理机制的个案分析王书明  崔璐
结构优化与体系变革: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管理的路径选择  李璐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论析杨发祥  闵慧
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  陆益龙
从“家长制”到“逆家长制”
——意识形态转型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  王建民
法治、社会动员与中国现代化冯仕政
乡土场域中的信任逻辑与合作理性:定县翟城村个案研究  黄家亮

第三编 转型中的问题及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吴忠民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
——基于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  钟涨宝  李飞
需求与寻求: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中的资本和策略
——六省个案研究的扩展江立华  陈文超
“社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赵文龙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  张金鹏  乔亨瑞
城市化过程中农转居人群的角色转换研究  施国庆  王慧娟
小日志与大事件:互联网的公共话语  陈文江何袆金
社会转型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思考  敖其
当代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相关问题之新解读  葛根高娃
城市蒙古族教育的调查分析
——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为例  温都日娜
试论走向现代经济社会的中国庙会文化  黄骏  乔增芳
社会互构视角下就业秩序变迁的探讨  张笑会
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