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安认为,明清以来的科举考试内容僵化,体制单一,这种八股取士的选拔制度,对于个人来说,使得很多的聪明之士“徒以半生精力,消磨于无形桎梏之中”;对于国家来说,所选拔的人才“犹有泥古之心,不能改革旧章、尽崇实学”。“今中国虽幅员较广,生齿益繁,而国益疲软”的原因就在于各类学术的研究受到严重的阻塞。其次,西方各国教育制度之变革当为中国教育制度提供参考。花之安于1873年曾完成《泰西学校》-书,主要是介绍欧美各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本书由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作序。从序言看,李善兰对于西方的学校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感慨良多,他指出,“其国之制,无地无学,无事非学,无人不学,无地无学者”,从整体上反映出西方国家,一是任何地方都有学校。“乡则有乡塾,郡则有郡学。国境之内,在邑在野,无不立学”。二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研究。学科分门别类,均设有书院,“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技艺院,商则有通商院。四民之业,无不有学。其他欲为师,则有师道院,欲传教,则有宣道院。又如实学院、格物院、船政院、丹青院、律乐院。凡有一事,必有一专学以教之,无人不学者”,就是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有专修之部门,以供专门学习。三是任何人都必须读书。“男固有学,而女亦有学。常人有学,而疲癃残疾、聋瞽瘩哑之人,无不有学,以及孤子之无父母者,童稚之有罪愆者,皆设一学以收教之。大凡八岁以上,无不入学。不学者,罪其父母”。四是学校形式多样。“泰西诸国,大书院既多,小书院亦复不少。有为皇家所立,有为民间自设。太学院集诸院之大成”。书院既如此众多,各类学者自然也不会少。尤其是德国,通国男女老少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再次,中国社会应当变革科举考试制度,从而选拔真正有利于国家的人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