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世界初期,拥有圣遗物是教堂圣化的先决条件之一。这种禁令足以起到规范作用,它使得凡人的遗物被当作圣徒的遗物分散到不同的教堂当中去,因为圣徒不可能产生如此多的身体遗骸。就像雕像包含能给予神力的物质一样,神龛和祭坛里面常常有小型洞穴或隔间,里面放着相关圣人的遗物。
有个例子是15世纪早期的圣荆棘储物匣,它最早是贝里公爵的藏品,现在是不列颠博物馆沃德斯登遗赠的一部分。
圣物匣是一个装饰有很多珠宝的盒子,盒子的正面展示的是基督门徒及基督复活的图案,围绕着用玻璃封隔的凹洞。凹洞里是一条长而尖的刺,透过保护玻璃封罩也能看得很清楚,据说它来自基督的圣荆棘刺冠。
盒子的背面,小小的铰链门后也藏有一个隔间,尽管现在空无一物,但它显然是设计用来容纳其他隐秘圣遗物的。门外边的图案是圣米歇尔和圣克里斯托弗,但是,这到底是因为这两位圣人神职的重要性而制作的,还是因为里面真的含有过圣人的遗物,答案就不得而知了。
艺术史学家大卫·弗里德博格对观众与图案形象之间的关系十分感兴趣。他描绘了圣遗物和其他可能在小教堂里展示的宗教塑像之间的区别。除了遗物以外,神龛和圣坛上也包含了圣人的象征图案。缺乏隐藏圣遗物的雕像在某种意义上总是企图达到相应的效果。“如果有的话,也只有极少的圣遗物需要被圣化后以便使它们生效:很多雕像就是这样的——至少为了使它们在特定条件下起作用。”弗里德博格想方设法分辨出每一类物品的不同地位。以人物形象构成的塑像与圣遗物的不同之处,准确地说就在于它被雕刻成了具象主义的形式。
火中逃生的韦兹莱雕像 然而,有时这两者会融进同一雕像中。例如在12世纪60年代,韦兹莱地区的圣玛丽·马德莱娜教堂因火毁坏了。但是一个圣母雕像奇迹般地逃过了火劫,除了表面有些熏黑以外基本完好,并证实可以修复。在修复雕像的过程中,雕像两肩之间藏有隐秘的小门被发现了。这个发现并非人们细心检查出来的,而是敲击雕像时通过声音的变化,听出了有部分是空心的。雕像里面发现了一小堆圣遗物,每个遗物都带有标记,例如圣母玛利亚的一些部分;一根来自施洗者约翰的骨头;还有几根来自先知彼特、保尔和安德鲁的骨头;以及圣詹姆斯的部分大拇指。这样,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被人知的圣骨存放处的发现解释了雕像抵御火焰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只是通过圣化雕像本身就能获取的,它还包含直接从圣人身上取得的物质材料部分。
但最后我们要说的重点是:韦兹莱雕像是两种神秘力量的功能融为一体的表现。根据弗里德博格的分析,韦兹莱雕像是个特例而不是约定俗成的一般例子。对他来说,圣遗物和雕像之间的区别十分清楚明确,他赋予这两者不同的“本体论” 地位。
圣遗物就是它本身;而雕像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方式处理使其生效,可能就无法产生任何效力。如果没有通过圣化的方法赋予雕像某种特殊的性质,还可以从其他视角去看待这些雕像,并引起不同的反应:例如它们可能有美学意义,这种美学意义独立于它们以后可能获得的更为广泛的魔力意义。如果没有加入魔法物质来赋予它们力量,它们就缺乏活力,也没有意义——缺少“人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米尼科斯雕像的描述中最能引起回忆的并与非洲现象有关的描述之一是,它们是一些“容器”,即便它们是以人物形象构成的。
同样,从梅里纳人坟墓上拿取小包泥土并直接和身体接触,这是一种保证在遥远地方不断得到先祖赐福的方法。与人体和无生命物体接触会给这些物质带来活力,赋予人力量。佩戴者与其亲密接触,就会显示出超凡的力量。
……
展开